为进一步推进“海贝分”在农村的应用,加强我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倡导诚实守信行为,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农村居民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我市将深入推进“信用进农村”,将信用管理元素嵌入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归集、信用分级监管、信用联合奖惩等标准体系,推动农村居民守信践诺意识普遍提高,营造人人讲诚信和人人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形成德治、法治、自治“三治”体系与信用体系深入融合的治理机制,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在信用进农村中,将从建立诚信档案、发挥“海贝分”激励作用、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在建立村民诚信档案方面,客观记录农村居民的基本信息、证件信息、无犯罪记录及其他守信和失信信息,打造电子版“信用身份证”。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减少农村居民办事需要提供各类证明的负担。按照规定,将在农村建立农村居民信用评价体系,与村居福利发放、发展党员、评先选优等挂钩。鼓励有条件的镇村设立“信用基金”,出台信用激励措施,运用信用激励形成福利差异化待遇,使信用渗透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村民的守信荣誉感和获得感。
结合全市信用“五进”工程的实施,我市将总结推广荣成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征信评价标准,全面推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8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涉及的全市30%的村庄率先启动实施,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农村全覆盖。
据悉,2018年底,威海市推出城市个人信用积分“海贝分”,经过近一年施行,全市上下形成了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为让信用工作重心由基础建设转向深化应用,推动“海贝分”在社会各领域更加广泛地应用,威海市印发了《威海市信用“五进”工程行动计划》。信用“五进”工程包括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其中,信用进农村将成为我市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
在信用进农村中,将从建立诚信档案、发挥“海贝分”激励作用、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在建立村民诚信档案方面,客观记录农村居民的基本信息、证件信息、无犯罪记录及其他守信和失信信息,打造电子版“信用身份证”。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减少农村居民办事需要提供各类证明的负担。按照规定,将在农村建立农村居民信用评价体系,与村居福利发放、发展党员、评先选优等挂钩。鼓励有条件的镇村设立“信用基金”,出台信用激励措施,运用信用激励形成福利差异化待遇,使信用渗透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村民的守信荣誉感和获得感。
结合全市信用“五进”工程的实施,我市将总结推广荣成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征信评价标准,全面推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8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涉及的全市30%的村庄率先启动实施,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农村全覆盖。
据悉,2018年底,威海市推出城市个人信用积分“海贝分”,经过近一年施行,全市上下形成了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为让信用工作重心由基础建设转向深化应用,推动“海贝分”在社会各领域更加广泛地应用,威海市印发了《威海市信用“五进”工程行动计划》。信用“五进”工程包括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其中,信用进农村将成为我市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