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市总工会

细微之处把握乾坤,他们用极致标准磨砺品牌亮度

2020-01-09 编辑: 仲鹤

2019年底,威海市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50名“威海工匠”威海工会在线将陆续展播受表彰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弘扬工匠精神,筑梦伟大时代。

追求精度 成就品质——光威户外装备公司数控班长 陈伟华

陈伟华,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数控班长,自2004年加入光威,精研渔线轮的数控加工,以15年精益求精的勤奋努力,成长为打造光威品质的工匠之一。

毕业于上海大学机械技术系的陈伟华,有着一份对技术细致入微的执着。对产品的精度要求和尺度把控,陈伟华的目标是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或者一张A4纸厚度的十分之一。为了实现这0.01毫米的精度要求,陈伟华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机床进行0.001毫米的微调,别小看这0.001毫米,对于工匠来说,这就是品质天与地的差距,而这,也正是光威集团作为渔具航母傲立于全球的重要保证。

在工作中,遇到难加工、高要求的工件,陈伟华都会想方设法完成。公司生产的一款大型纺车型海钓轮,不锈钢平面齿轮加工,尺寸精度要求极高,产品不良率居高不下,工人频繁检测工件占用大量时间。陈伟华通过对渔线轮结构不断探索研究,多次与技术人员沟通,在不降低渔线轮强度并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选用合适的小槽刀,改造工序,使产品合格率接近100%。数控加工断屑一直是难题,铁屑缠绕在工件上严重影响工件质量甚至损坏刀具,陈伟华通过不断观察、摸索,反复试验,最终选用断屑效果良好的刀片,配上合适的切屑参数,断屑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在此基础上,他一鼓作气,将车间在加工产品遇到的类似问题,在保证工件质量的前提下,逐一解决,涉及十大类八十多种工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40%,为一人操作两台甚至三台机床打下基础。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最好的体现。在陈伟华的眼里,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不仅取决于手上的技艺,更要体现在一颗工匠的心里。

精益求精成青春信仰——埠崎机械数控铣工 任科腾

任科腾是威海埠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的数控铣工,今年27岁,是本届“威海工匠”中最年轻的职工。

任科腾的老师卢文涛是威海乃至山东省数控机床行业内鼎鼎有名的人物。任科腾深得卢文涛的真传,能在不用扫描的情况下在鸡蛋和灯泡上完成刻字,刻图案,还车、镗、铣、刨、磨样样精通,在今年7月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荣获数控铣工挑战赛项目的第一名,被威海市总工会授予威海市金牌职工的称号,成为威海市历届大赛上获得名次的最年轻选手。

任科腾从小就对机械很感兴趣,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获得过2014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获得数控铣项目学生高级组三等奖等奖项。

任科腾明白,身为一名技术工人,过硬的技术是衡量自身价值的硬指标。在生产SPS26-1118C吸盘时,任科腾设计了一款一次装夹完成25件盘体的工装胎具,使效率提高了25倍以上,并在同类产品中广泛应用;在生产注塑机快速换模磁力模板时,工件较大,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严重变形,且产品连接处的薄壁处只有1.2mm需要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否则影响磁通量,任科腾经过反复实验,仔细测量,最终确定了生产参数;在对产品后续精铣平面的时候,由于龙门机床Z轴伸出过长导致加工过程中出现振刀现象,严重影响产品品质,任科腾经过反复试验,最后通过减少刀粒和选择阻值较大的刀粒,成功解决问题。

凭借着几十项的发明改造和过硬的技术,任科腾成为数控界的硬核能手,还带出了20多名徒弟并且都走上了重要岗位。在任科腾心里,始终记得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做人要踏实”“做事要认真”。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来源:威海工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