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威海两会

市十七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威海市2019年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0-01-10 编辑: 宋倩

    市十七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威海市2019年计划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0年1月9日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立成

    威海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认真审查了市政府向大会提出的《关于威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2019年威海市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威海市和市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威海市和市级预算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结合会前的初步审查和本次会上代表们的审查意见,对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和计划草案、预算草案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9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统筹财力支持创新发展、乡村振兴、精致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同时,应当看到计划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稳增长的基础需进一步夯实, 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对此,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0年计划预算草案体现了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导思想明确,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充分考虑了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政策的后续影响,积极稳妥,符合我市发展实际;预算支出强化资金统筹整合,加强支出管控,全力保障重点,完成计划预算任务的措施切实可行。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提出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批准2020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批准2020年市级预算草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市“三年实现大变化”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计划预算执行工作意义重大。为确保完成今年的计划预算任务,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积极培植壮大财源,着力筑牢稳增长根基。主动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领,扎实做好“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的文章,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大力培育壮大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四新”经济。深入实施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企业上市“县域突破”工程和“一条龙”培育计划,力争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和处于“链主”地位的引领型企业、拥有“撒手锏”的产品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具备公共服务功能的平台型企业。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集中谋划储备、开工竣工、投产达产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要争取有更多大项目纳入省、国家“大盘子”,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和康养产业,打造全域旅游、精品旅游“新名片”。大力实施海洋强市战略,主动对接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加快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

    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流程再造,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努力完善“一次办好”“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工作机制,推行“一钉办好”“吹哨报到”工作方式。优化产业生态,强化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人才链、要素链“五链统筹”,精心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产业发展森林生态”。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探索推动专业园区“净地”招商,实现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即开工”。全面启动“四港联动”,积极打造通关速度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三最”口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不断扩大中小微企业首贷、无还本续贷业务范围,充分发挥“信财银保”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作用,下大气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深入推进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强化内涵提升树品牌。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狠抓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办好20项民生实事和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健全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四、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着力提质增效防风险。按照“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要求,全口径、一体化编制政府预算和债务计划,建立激励性转移支付分配机制,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整合各类资金,重点支持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加快设立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引导各项基金科学运营、高效投资。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执行,确需进行预算调整的,应及时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兜牢“三保”底线。高度关注政府债务,对各区市全口径政府债务实行风险等级管理,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咸海”全新局面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