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收入增10倍的葡萄园有啥“道道儿”

2020-01-15 编辑: 宋倩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势不小,位于羊亭镇凤凰山路旁的南郊葡萄园内的积雪多日未融化。

1月10日上午,羊亭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丛建川和刘海宁像往常一样,驾车进了园子。“8公里左右,开车10分钟。”服务队到镇上半年了,丛建川和刘海宁对这进园的路再熟悉不过。

队员丛建川(中)、刘海宁(左)正与南郊村村民交谈葡萄种植技术。

因为在葡萄丰收的季节,队员们一周往葡萄采摘园跑7趟,冬季施冬肥、迁葡萄苗、平整土地,大伙儿也没闲下。

说起南郊葡萄采摘园,刘海宁还没开口,骄傲却先挂在了脸上。因为,刚刚建成两年的葡萄采摘园,产量由之前的不足1万斤增加至去年的4万余斤,“市场上普通葡萄每斤卖三五元钱,我们的葡萄每斤却能卖到8元甚至10元。一年下来,销售收入也从3万元翻到了30万元。”刘海宁兴奋地说。

葡萄采摘园的收入变化咋这么大?队员们说出了其中的“道道儿”。

半年前,服务队进镇包村后,首先向南郊村葡萄园开了“第一炮”,因为这既可以解决葡萄采摘园有占地规模却没有发展规模的问题,又可以直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箭双雕的事情,当然要做。

经过多次调研,并与南郊村“两委”深入交流,服务队定了思路:葡萄品质先得上去,还得充实采摘园业态,打造全链条产业。

说干就干,队员们“蹲进”采摘园,与葡萄杠上了。

去年七八月份,正值葡萄生长关键期,需水量大,偏偏天气干旱,一连数月干旱少雨,葡萄园灌溉设备不给力,队员们遇到了第一道“拦路虎”。

迎难而上,服务队与村“两委”商量从硬件上提高葡萄园灌溉力。除新打了一眼机井,还建设了3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灌溉一事儿有了硬件保障,难关挺了过去。2020年,大家还计划将山顶废弃采石矿坑改造为蓄水池,修建村东方塘至葡萄园的输水管路。

足有150亩的采摘园,经营管理最重要。队员们深知,要在种植技术上下功夫。来自环翠区农业农村局的刘海宁找来农业土肥、植保和果树专家,对葡萄园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灌溉等进行指导。

采摘园种植逐渐专业化、规范化,红玫瑰、黑蜜、巨峰在内的12个葡萄品种得到优化,2019年葡萄产量达到4万余斤。

“全链条产业”又是个啥新名词儿?曾经村民们闻所未闻,而如今,园内的小菜园规范成了绿色蔬菜基地,蛇果、樱桃等配套丰富着游客的采摘体验,园子还增加了垂钓观光功能。通过种植蔬菜谷物、养殖鸡鸭鹅,采摘园绿色农产品供给逐渐丰富,销售链逐步延长。显然,全链条产业已经藏在南郊葡萄园里了。

指着挂满葫芦的亲子乐园,丛建川说:“除了葫芦观赏,这里能荡秋千,观赏家禽,是功能齐备的亲子互动区。”

穿梭于葡萄架间,大伙都满心期待着葡萄园新一年的新变化:到那时,绿色产品认证将申请成功,采摘园将绿意盎然、果香四溢……指着正在平整的土地,刘海宁说:“这5亩地,下一步全部要上连体棚,2020年葡萄上市时间就能拉长。”(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