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新发展理念山东企业实践观察——华夏集团:矿坑演绎“传奇”》,聚焦华夏集团践行新发展理念、在矿坑演绎“传奇”的故事,以下是报道全文——
女娲飘然飞过,凤凰展翅而来,战士们策马扬鞭,黄河决堤洪水迎面冲来……在山与湖组成的大剧场中,一幕幕震撼的远古场景,随着座椅转动“闯”进视线。
这是山东华夏集团威海景区内“神游传奇”实景演出时的景象。要不是华夏集团董事长夏春亭拿出视频、照片,谁都不信这座剧场是他在废墟上建起来的,观众所处的大湖正是挖山留下的深坑。
观众们的旋转座椅,实际上是湖中的一艘大船,船自转一周就是一场演出,移步换景,仿佛穿越时空。
演出旺季,场场爆满。想登上2000人的大船看一场40分钟的“神游传奇”,要提前好几天订票。
出生在威海龙山脚下的夏家疃村,夏春亭小时候最爱和小伙伴钻进山里玩。大山深处,古木参天,虬枝盘曲,苍莽翠绿,他一生难忘。
长大后,龙山上采石场越来越多。采石挖矿,让绿水青山变成了荒山深坑,老乡在院子里晾衣服都能落层灰。
看着满目疮痍,夏春亭说:“我要是有钱,一定把这片山水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没想到,自己吹过的牛,会有实现的一天。”2003年,在塔机行业赚了钱的夏春亭,响应政府号召,像“愚公移山”般开始种树绿化。
不过一开始,家人和企业高层都反对:别人靠山吃山,开山挣钱,你却拿钱修山,出钱出力不出利,傻到家了。
夏春亭不为所动。山上种树难,更难的是要先关停44个采石场。
“不然,种了也白种。”他回忆,当时要跟矿主们签订关停补偿协议,他们非常抵触。
有个挑头的矿主,夏春亭连续跟他谈判了12个晚上,终于啃下“硬骨头”。
破损山体治理,在北方是个“老大难”。
矿坑断面高、矿渣堆积厚,修复工程复杂。面对难题,夏春亭带领员工全员出动。开采面小的矿坑,拉土回填,植树复绿;开采面过大过深的,就改造利用,借势建堤坝筑水库,筑堤引水,水里养鱼、岸边种树,上面修建栈道长廊,架设赏景平台,建成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利设施。
十几年来,运送土方近5700万立方米,修复矿坑44个,建成水库35个,栽树超过1100万棵。
曾经的青山慢慢回来了。但夏春亭也把之前赚的钱搭了进去,以后修山的资金从哪来?他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环境治理与旅游开发、富民兴业相结合,文化生态游是个好出路。
夏春亭当总策划、总编剧、总导演,以传统文化为灵感,创作出威海的《神游传奇》、厦门的《闽南传奇》、西安的《驼铃传奇》……看过演出的人,多用“精彩”“震撼”来形容。这些实景旅游演艺项目逐渐演出名气,获得一系列国内、国际大奖。
如今,威海华夏城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游客超过200万人次,1100多名周边村民在景区就业,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周边13个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14.8%。山峦再披绿,处处鸟语花香。
(来源:新华社、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