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肺炎疫情的病毒是什么?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感染后临床表现有哪些、预后如何、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进行防护?对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开展了哪些工作?未来的疫情形势将会如何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此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目前资料显示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主要有三种形式:1.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产生的飞沫以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2.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可导致感染。3.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用手触摸口、鼻或眼睛粘膜传播。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公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部分类型口罩。2、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3、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地方,外出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4、家庭成员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应避免外出,调整或取消出行计划,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尽量减少相互接触,如需去医院就诊,病人和陪护人员,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5、有疫区旅行或居住史,或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14天内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进行排查诊治。密切接触者根据要求进行隔离医学观察。6、不食用野生动物,不购买活禽,食物要煮熟煮透。
确诊和疑似病例全部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密切接触者按照要求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每天两次监测体温。组织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24个疫点,包括病例居家和传染源可能污染的场所开展终末消毒,出动消毒人员65人次,消毒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对26家单位,包括商场、超市、酒店等公共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出动消毒人员70人次,消毒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
该病最长潜伏期不超过14天,常见潜伏期3-7天。因为存在潜伏期,所以目前出现的病例是3-7天前已经感染了。随着我们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群众防病意识不断提高,相信疫情会得到有效控制。当然,若要疫情彻底平息,最终夺取这场防疫战斗的胜利,仍然需要所有部门、单位和每一名市民的持续共同努力,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 疫情发生后,环翠区在疫情防控救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环翠区疫情主要是输入性的,排查工作受潜伏期影响,防控形势依然很严峻。疫情发生以来,环翠区卫生健康系统终止休假,全员上岗,按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中。
为应对疫情发展,环翠区卫生健康局做了充分准备,制定了各种预案,在环翠区设置威海卫人民医院1家定点医疗机构和2家发热门诊,设置隔离留观室9间,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对威海卫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全面提档升级,由原先的30平米提升至700平米,保证群众能够方便、就近及时就医;成立了包括呼吸、重症、院感、检验、影像、中医等专业的14名医疗救治专家团队,并与市级及以上医院建立专业联系机制,随时做好疑似和确诊病例的隔离治疗工作。同时,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安排专人监测密切接触者的体温情况,做好隔离留观工作。加强院感防控,抓好分层培训,开展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培训20余场次,培训医护人员2000余人次,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紧急调拨药品、医用防护用品,储备了足够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能够满足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处置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护常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下一步,将众志成城,群防群治,严防死守,以战时状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环翠区在保障市场供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步还将采取什么措施?
疫情发生后,环翠区商务局加强了全区的统筹调度和部门间的协作联动,及时做好市场监测,全力满足我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目前,主要日常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供应正常,价格平稳。
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根据环翠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环翠区商务局与环翠区发改、工信、农业农村、卫健、市场监管部门实行联动,共同研究制定物资保供方案,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和应急物资统一调配机制。
加强市场价格监测。根据每天对全区蔬菜、肉蛋、粮油、水产品4大类40余种主要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监测情况来看,生活必需品价格相对平稳。蔬菜方面,除大白菜、萝卜价格环比分别增长13.4%、25.1%以外,绝大部分蔬菜价格平稳。目前粮油储备充足,价格与节前持平。肉蛋价格稳中有降,前肘肉、瘦肉出现环比3%左右的降幅,其余规格肉类和鸡蛋环比均未变化,水产品价格稳定。
加大生活品储备力度。1.蔬菜方面。根据掌握的情况,农历正月十五之前,家家悦可外调白菜、萝卜等耐储菜2700吨左右、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储备土豆等耐储菜2500吨左右,两项合计5200吨左右,可满足市场需求。2.粮油方面。目前,全市有地方储备粮12万吨,现有商品库存小麦4400吨、大米4000吨;花生油1300吨,豆油1200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3.肉蛋方面。目前全市3家生猪活体储备企业60公斤以上生猪存栏量6.2万头,猪肉日产量约21-25吨,猪肉储备可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鲜蛋日产量约400吨、库存超200吨,完全可以满足本地供应。
另外,对近期需求量较大的口罩等防护用品,正在采取多项措施扩大供应量:一是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协调家家悦投放口罩数量,让市民能够购买到口罩。二是立即组织本地企业恢复生产、扩大产能,优先供应威海市场;同时调拨现有库存投放市场,增强供应能力。三是加大进口物资采购力度,目前已通知全区跨境电商企业、进口企业,动员企业加大对口罩、医用防护服等物资的进口。同时协调海关等部门,协助进口企业尽快办理通关手续,尽快将物资投放市场。四是通过家家悦、燕喜堂等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全力做好防护用品的国内货源组织工作。
下一步,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积极组织本地相关生产加工企业提前复工,引导企业加大相关物资外调力度,政府也将根据市场变动情况做好动用政府储备预案。请全区人民坚定信心,不要盲目抢购、囤积,积极有序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齐心协力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 疫情防控期间人社部门都有哪些支持政策?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这块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根据上级人社部门统一部署,一是对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疫情的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开辟工伤认定快速通道,及时提供工伤待遇保障。二是针对适当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以及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延误工作时间的,人社部门将指导做好员工的工资支付工作,妥善处理好劳动关系,不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因受疫情影响,劳动争议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无法按期参加庭审的,可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延期开庭审理;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对于已受理的案件,可采取联系仲裁员进行电话调解、在线调解等非接触即时沟通方式及时化解纠纷,减少当事人往返和聚集次数。
另外,环翠区人社大厅、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作为集中办理社保业务的场所,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为保障公众健康,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我们采取切实措施,做好通风和消毒等工作,同时建议广大市民、企业在办理人社业务时,尽量选择威海人社网上服务大厅、手机APP等线上服务渠道,减少非必要的现场经办、外出经办次数,最大程度降低人群聚集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成立了由13部门、8个镇街组成的外来务工人员管控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对辖区内企业、商场、宾馆以及各类劳务派遣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用工场所进行深入排查,密切监控外来务工人员动向,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有效应对。
★ 针对市场上售卖野生动物、活禽交易等行为,环翠区做了哪些工作?
疫情发生后,环翠区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研究确定了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及时采取行动,与各镇街建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实行网格化全覆盖检查。
严禁野生动物非法销售。组织市场开办方集中进行约谈、提醒,宣讲防控精神,压实主体责任;每天组织专人对市场进行覆盖式排查;对目前正在营业的117家餐饮单位进行针对性检查,杜绝采购制作野生动物食材;对电商平台交易的商品进行全天候网络监控,实行一体化监管,全面封杀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空间。
关停活禽交易、宰杀场所。到1月23日,环翠区13家集贸市场均已暂时关闭,10家活禽交易业户全部关停。
及时开展防控宣传。1月26日,通过环翠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布“提示消费者抵制食用野生动物、市场禁止活禽经营、经营者不得采购加工野生动物”等内容的《通告》;1月28日,发布致全区餐饮业倡议书,建议做好饮食卫生防护工作;将国家、省、市的相关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规定全方位地通过各类媒体转发,通过各种经营场所张贴,通过经营业户电子屏循环播放等方式让经营者和消费者广为知晓。
加强食品经营和餐饮安全监管。对开业的商超、食品经营业户和餐饮单位开展全面检查,落实索证索票等进货查验制度,杜绝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白条禽及其制品进入市场。要求餐饮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保障食品安全。
截至目前,环翠区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050余人次,对13家集贸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检查开业的商超、经营业户、餐饮店511家,药店、医疗用品单位239家,检测广告30条,督促16家大中型餐饮单位退订聚餐285桌,对1家药店在售商品未明码标价的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对5家存在直接入口食品无防护措施等问题的单位进行督促整改。
下一步,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各镇街持续发力,继续完善监管机制,做好市场防疫宣传,盯紧抓实重点工作,确保市场监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