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口罩成为“第一道防护墙”。购买口罩成为老百姓最关心、最揪心的事。如何保障货源,让市民安心使用?
一边是市委、市政府倾听民声民意,优化市场投放方式,确保将口罩第一时间安全、高效地送到市民手中,为民众构筑起防护墙;另一边,我市积极组织企业与时间赛跑加紧生产,千方百计组织口罩货源,开启全力保障口罩供应模式。
优化投放方式,“掐断”交叉感染
针对市民关心的口罩投放网点少、购买口罩排队时间较长的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迅速研究措施,及时优化投放方式。1月31日起,市及各区市通过社区等基层组织,向居民投放口罩150万只以上,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
“市里调整了口罩投放方式,选取环翠区、高新区、经区作为试点,通过社区投放,每户居民定量发售4-5只,全部按照采购价平价出售。”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中京介绍,初步统计,连日来,全市累计投放口罩数量超过1200万只,本次投放后,我市口罩投放量将达到1350万只以上。

在试点投放过程中,为防止人员大规模聚集带来交叉感染,三个区均制定了具体投放方案,发挥机关干部、居委会工作人员、社会网格员作用,采取网络或电话预约后,工作人员上门配送的方式进行发售,减少人员大面积接触。
李中京表示,受产量和进口量的限制,为了让更多需要的群众买到口罩,近日会继续采取适当限量的方式进行销售。随着我市口罩企业生产能力和进口量扩大,后期会有序持续供应和销售口罩。希望广大市民不要盲目囤货,坚定信心,合理安排工作生活,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预约登记、错时领取,口罩“送货”到楼下
“通知:为有效应对疫情,今日起居民可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向社区预约订购口罩,每户购买五个,每个五毛钱……”1月31日上午,家住环翠区环翠楼街道东北村社区的居民,多半是被微信群里这则“好消息”唤醒。
微信群里预约热闹,社区临时组建的流动“销售队”也推销得起劲。东北村社区老年人居多,为进一步扩大宣传,社区借助扩音喇叭提前录制了订购“广告”,并安排工作人员带上喇叭兵分多路,围着各楼宇喊了起来。

“今天为首次发放口罩。没有领取的居民也不要着急。”海源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颖说,接下来社区将根据居民预约情况,有序分批分期投放,切实满足居民的口罩需求。
为错开领取时间,高新区田和街道也有自己“量身定制”的办法,西河北社区网格员汪汝贤发挥了熟悉“片内”居民的优势,逐楼通知居民,确保每户百姓都下楼购买。

“对有物业公司的小区,我们还在居民必经的路段设置了集中发放点,这样外出回家的居民也能顺路买到口罩。”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发放点的选址可谓“精挑细选”,空旷、空气流动性强是发放点必备的条件,选定的发放点均经过了居委会、物业公司多方探讨、反复斟酌。
下午3时许,皇冠街道乐天社区上海路5号小区大门口,两名社区志愿者正比对着居民档案信息,给居民登记信息,确保人人有份。
这边在登记造册,那边已经制定了发放办法:领取口罩前要登记预约,错时领取,避免人员聚集……一条条具体细则,在社区百姓的微信群里“滚动”提醒。
扫描、确认、领取……半分钟时间,社区居民林勇完成了领取口罩的所有步骤,高效快捷的方式,让他连连称赞,“这个方式很好,安全。”
下午6时,经区皇冠街道华能电厂小区门口的口罩发放点依然有工作人员的身影。
“还有不少居民并不知晓口罩领取的情况,得抓紧通知,确保口罩落到每户居民手中。”皇冠街道工作人员说,接下来,他们将通过微信群通知、张贴口罩领取明白纸的方式,提升群众的知晓度。
多家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不停供应不断
调整、检查、打包……在威海鸿宇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4条口罩生产线正在紧张运转,身着专业工作服的工人们也在不停地忙碌。
鸿宇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爱玲介绍,1月28日,企业就正式复工生产口罩,并且取消了所有出口订单,全力保证供应国内需求。“原本我们上班时间为7时30分,下班时间为17时,但是这几天工人们不到7时就来到工厂,18时才下班。”

目前,鸿宇无纺布制品公司口罩原材料供应充足,自山东、江苏等地发货的原材料均将按时到达,可满足口罩生产需求。
“老”企业不间断生产,“新”企业也开足马力。

1月30日,威海威高医用材料有限公司刚刚拿到医用口罩生产资质,这个“生力军”的生产车间内,就已经机器轰鸣,几十名一线工人忙而有序地操作,一批批医用外科口罩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威海威高医用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许杰介绍,企业之前主要从事医药耗材生产,并无医用外科口罩生产资质,疫情发生后,为保障全市口罩供应,省市工信部门积极协调,帮助企业开辟了审批绿色通道,公司已在最短时间内获批医用口罩生产资质,目前正在快速投入生产中,预计口罩日产量约1.5万只。
多方组织货源,一大波物资将到来
只保障口罩生产企业生产就够了吗?我市还在多渠道地“攒”更多的防护物资。
31日上午8时,伴随着船舶的轰鸣声,满载着我市企业家爱国热情的36万只口罩从韩国抵达威海港。
南海新区蓝创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毕明强介绍,自疫情以来,公司第一时间联系设在韩国的中海川公共海外仓,抓紧调度采购医疗防护资源,并于大年初二备齐货源。同时,公司还在继续搜寻全球货源,协助采购应急物资进入南海新区,为海外批量捐赠物资进入设立免费对接通道。“未来几天,在美国广泛募集的防护服也将抵达。”
和南海新区蓝创进出口有限公司一样,泓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也踏上了寻找货源的征程。
广泛采购海外货源的同时,我市也在积极组织全市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杀产品等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1月30日,按照市指挥部统一部署,由市工信局抽调的4名业务骨干分赴各区市重点口罩生产企业,对企业开展24小时跟班值守,全方位服务应急物资生产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重点调度的12家企业有9家复工生产,其余3家企业也将于2月3日前陆续恢复生产。“接下来,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对接协调,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后续招工用工难题,切实做好企业跟踪服务,把保障企业全力生产作为最紧迫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全力以赴保障重要物资生产供应。”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李文思 初佳伦 蔡君君 赵文菲 王文欣/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