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别报道

【援鄂手记】曲涛:虽然身心疲惫,明天依然要往前冲

2020-02-03 编辑: 仲鹤

2月3日,正月初十,威海市立医院第一批赴武汉医疗队成员、呼吸与重症科主治医师曲涛来黄冈整整十天了。

支援医疗的生活,具体而现实:医院怕病毒通过空气循环关闭了空调,没有取暖系统的病房阴冷潮湿;防护服不多,且穿脱不便,那就少喝水甚至不喝水……

纵使风险和挑战无数,但曲涛的心愿依然简单——把这座城市治好,让这里的人们尽快回归安宁。

我把母亲设置成朋友圈不可见

庚子鼠年的大年初一,留给我的印象就是“匆忙”二字。

从接到出征电话到集合,一个半小时。一路小跑上了医院安排送行的车辆后,我仍然“惊魂未定”,翻开“遥控”指挥爱人给收拾的行李箱,乱糟糟塞得满满当当,不知道都装了些啥。

看着车外快速闪过的熟悉风景,想想这个年过的真是五味陈杂,每一天,通过新闻看着疫情的报道,根本不需要什么伟大或者崇高的理由,我是一名医生,那就是我应该出现的地方。

结果,很幸运。能从那么多报名的人中被选中,因为我从医时间有16年了,资历上占“便宜”了。

不过,假设可以再“贪婪”一些,能瞒过父母,那就太“完美”了。妈妈已经65周岁了,心脏不好,如果知道我到黄冈了,估计能跟我玩命。不是她觉悟低,而是为人母的简单心愿,就是儿女能够平安健康。所以,我还是暂时把她设置成微信朋友圈不可见,“隔离”一下吧,免得被发现蛛丝马迹。

我希望这个病房永远空着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要紧急启用。”这是大年初三一大早我们接到的通知。当天晚上就要接收100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但这是一个新建病区,很多条件都没有达标,咋办?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那就发挥大家的智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整整一天时间,都没有吃饭,也顾不上喝水,平时拿惯了听诊器、注射器的我们,也拿起了装修工具,开始了设备调试,新病区就这样被我们十几个“门外汉”准备完毕了。

看着刚刚布置好的病房,我却希望它永远空着,这里不要住进任何一位患者。愿疫情可以早日结束,希望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摘下口罩,拥抱阳光。

战“疫”也要有仪式感

手术内穿衣、N95口罩、眼罩、鞋套、防护服,再加一层反渗透手术服……这些天,这套程序,我已经操作得越来越麻利了。但被裹成“粽子”的自己,也出现了不少“伴随症状”:四肢活动不便、听力下降、呼吸费力。

战“疫”也要有仪式感。进病房前,我们同班组的会互相打气。刚刚交班的“战友”,也会看着我们的背影默默祝福:希望都顺顺利利!

虽然进病房前,都会和轮班护士交流病人的大致情况,但进去的第一件事,仍然是逐一看看病人的状态怎么样,哪些发烧、血氧低,哪些血糖血压情况不好,哪个病人的情绪不高。

隔着面罩、眼罩,实在透不过气,我们说话主要靠“喘”和“喊”,一圈下来,里面一层衣服已经湿了,但看到患者的回应和笑容,别说衣服湿了,嗓子哑了也开心。因为,我们穿上防护服后,就有了超能力。

我变成了爱哭鬼

我又迟到了。

初九下午2点下班,但有个患者的病例需要交代,下午2点40分,我才走出病区,换下防护服。

不巧的是,当天负责接送医护人员通勤车的司机师傅,是临时替班来的,我忘记留联系方式了,那就步行返回驻地酒店吧。

走出医院时,发现通勤车居然还在,司机师傅说:“就等你了。”

明明之前不认识,怎么就知道少了我呢?心里的疑问还没说出,就听到司机师傅的自言自语,“我数了数人头,差一个。你们这么远从山东来,我肯定得让你们安心回。”

靠窗坐下,发现那天黄冈的天气晴朗,阳光晒在身上,很舒服,我装作看风景的样子,偷偷抹了抹眼泪。

这不是我第一次哭了。初七那天,有爱心人士在驻地酒店门口等到夜里11点多,给我们送棉马甲;初八,朴实的百姓把红艳艳的草莓送到我们手中;还有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娘家人”,给捎过来的护士鞋、工作服。

虽然一身的疲惫,就想躺下休息,但还是想对自己说一句:冲呀,明天继续,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文 曲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