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记者探访威海集中医学观察场所:隔绝风险不隔绝爱

2020-02-06 编辑: 宋倩

“同志,能帮406送包纸巾吗?”“许医生,麻烦给402送桶矿泉水。”“大夫,有胃药吗,胃有点不舒服。”……2月5日,在经区一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从早上8时至中午12时,光华医院内科医生许军伟值守的隔离区,呼叫电话响个不停。

一部电话,将医护人员和被观察人员的心紧紧相连。送餐、消毒、测量体温、送生活用品、解答疑惑、心理疏导……8小时下来,脱下隔离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和脚套,汗水湿透了许军伟的衣服,压痕清晰地印在他的鼻梁、脸颊上。从1月31日起,许军伟和同事们已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了五天五夜。

“放心吧,我们在这挺好的”

“今天身体怎么样?”“睡得好不好?”2月5日11时45分,通过电话连线,经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民政科副科长钟力生和被观察者娄先生聊起了家常。

1月27日,娄先生的妻子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2月1日下午,娄先生带着女儿住进了这里。来此之前,娄先生顾虑重重,既担心妻子的病,又担心这里不如家里,孩子可能吃不好睡不惯,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

丰富的营养午餐

“当天进了屋,里面暖乎乎的,心里头马上暖和了。”在电话里说起来这里后的生活,娄先生表示,“房间每天消毒,被褥又新又软,吃什么用什么随时送进来,垃圾有人定时清理,饭菜每天不重样。早上提供蛋奶米粥,中午晚上都是四菜一汤,一日三餐有水果,小孩子还给准备了各种玩具和画笔。”

“一开始,是有点不能接受,心理医生没少开导我。我们安心在这里住一段日子,既保护了自己和家人,也保护了更多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娄先生谈起自己的集中医学观察生活,信心十足。

在和钟力生结束连线电话前,娄先生又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当日上午,他和妻子视频聊天得知,妻子的情况正逐渐好转。欣喜之余,娄先生发微信给妻子鼓劲:“放心吧。妞妞在这里挺好的,不吵不闹,可乖了,我也挺好。全家人一起加油,早日回家团聚。”

集中观察是最好的保护

根据防控需要,经区先后启用了三处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共246个房间,收治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据了解,目前,我市各区市都启用了集中医学观察场所。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工作人员王晓亭介绍,我市在集中医学观察方面,要求各区市启用位置相对独立、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具备水电气和清洁排污保障条件的宾馆、酒店、招待所等资源,迅速改造为集中医学观察场所,收治密切接触者。

观察场所定时消毒

“按照医学防控要求,我市每处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均设置了隔离区、观察区、清洁区、生活区和物资保障区,各区域通道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感染,达到院感标准。”王晓亭介绍,“集中医学观察场所主要接待三类人群,包括从武汉疫区(湖北)回来的人员、所有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乘坐过K1068次火车抵威的乘客。”

据省卫健委2月4日发布的消息,目前,我省已发现60例聚集性疫情,其中,49起为家庭聚集性。对于这种情况,王晓亭表示,集中医学观察是当前遏制家庭聚集式传染蔓延的关键举措,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最好保护。

“由于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症状较轻,仅有发热而无肺炎临床表现,但仍有传染性,将密切接触者送到集中医学观察场所进行健康观察,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王晓亭介绍,观察对象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经过健康观察14天,连续体温正常且无其他症状,就可以解除医学观察了。(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姜萍/文 姚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