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复工复产所面临的问题,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了解、热心帮助,坚持用“跑”起来的服务,千方百计和企业一起解决好当前的“瓶颈”难题,为企业复工复产加足劲。
及时送上防护物资 确保企业顺利复工
“李主任,我们一会就过去。”2月5日上午,市科技局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寒暄,挂了电话便会同经区科技局的同事赶赴众科创新工业园。
跟随人一起到的,还有大包小箱的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紧俏防疫物资。“企业复工在即,要帮他们准备一定数量的防护物资。”经区科技局邓旭介绍。近日,市科技局会同经区科技局、市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市进口商会、市跨境电商协会等,发动会员企业帮助采购防护物资。截至2月4日,为在威韩国科技型企业捐献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各类防护物资及现金累计100多万元。
为啥如此上心?当然是要守好“桥头堡”。我市是省内对韩科技合作的大市,韩国企业入孵较早也很集中,尤其是去年我市在经区打造韩国科创城后,引进的韩企越来越多,当前正处于对韩科技交流合作的关键期,要扎实做好复工工作,打消他们对疫情的顾虑。
说干就干!从2月3日开始,针对韩国科创城及两届中韩创新大赛落地的企业和团队,市区两级科技部门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微信、电话线上沟通等方式,向企业负责人宣传解释全国疫情防控措施,增强在威海创新创业的信心。
通过指派对韩企业专员一对一地与在威韩国创新创业者进行沟通,反复耐心地分析引导后,最终韩国科创城的韩资科技企业都签订了《防疫承诺书》,承诺企业按规定复工复产,并配合专员对企业用工来源一一排查。
疫情之下推迟复工,给不少在威韩国科技型企业带来不小压力。2月6日,市区两级科技部门工作人员又来到智慧谷孵化器、韩国湖西大学威海保育中心等科技孵化载体,开展园区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园区疫情防控小组,制定《复工企业防控工作方案》,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督促酒精、口罩、温度计等防控用品配备到位。
与此同时,按照《关于做好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通知》有关部署,市区两级科技部门正帮助有条件复工的企业办理复工手续,确保在威韩国科技型企业如期顺利复工。
“2020年第一批市级科技资金落实在即,重点用于企业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三个方面的奖励补助,我市500余家科技型企业将享受该福利。”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服务大使到企业走访了解复工复产有关情况。市商务局供片
451名服务大使奔波忙 企业复工难事放心上
2月7日一早,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王军利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我们有外籍员工返威该怎么办?”“新春招工问题如何解决?”……全是外资企业打来咨询问题的,王军利耐心作答后,又将最新的政策、信息发送到外资企业的微信群中,引导企业做好防控工作、尽早复工复产。
“今天,我还得联系华菱电子、宇信精密科技、法骏工业、东炯服装等企业负责人,尽可能帮助协调解决他们复工生产的难题。”王军利说。
不仅如此,王军利还会定期与日本总领事馆、韩国总领事馆等联系,及时向更多的日商、韩商讲明当前防控、复工的相关规定,打消其复工疑虑,并为其提供复工复产后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的相关建议。
像王军利一样,在全市还有450名招商引资服务大使正积极努力着,通过驻企服务、上门走访、电话回访、信息推送等多种方式精准指导企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监测、防护物资配备、重点区域消杀、员工错峰就餐等各项保障措施,织密覆盖全市1441家外资企业的复工“保障网”。
目前,市商务局定期汇总开工企业明细,建立起外资外贸企业复工生产日调度机制,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同涉外部门协调联动,整合好外经贸扶持政策,共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化解难题。
企业不能按期交付出口订单怎么办?加强跟踪指导,协助无偿办理不可抗力事实性合法证明;企业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参展,预订费用能返还吗?协调国内外组展方妥善处理预订费用问题,帮助企业止损;小微企业有疫情相关的理赔案件如何处理?开启定损核赔绿色通道,优先出险理赔……市商务局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不放过细节问题,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此外,对于复工企业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问题,各商务部门也正积极行动,梳理好商超、农产品市场等具备配送能力的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后,及时发布复工企业生活需求信息和商贸流通企业供应信息,做好供需对接,采取集中配送的方式保障复工企业生活必需品供应。
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查看企业化验室仪器。市市场监管局供片
赴企业现场办公 解决复产难题
针对全市复工的食品生产企业,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工作人员靠前服务,赴一线帮扶,对企业管理体系与质量水平控制进行指导,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保障我市食品质量安全。
威海紫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2月6日复工生产,2月7日,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来到企业进行复工指导。
当天上午,监管人员深入企业,对企业原料库、空气净化系统、纯化水系统、生产车间管道进行检查,帮助和指导企业排查生产加工隐患,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随后,食品检测中心专家来到企业实验室,现场指导企业检验检测工作。
在企业原料库,监管人员帮企业逐一核实原料储存温度和保质期,保证复工原料质量。
监管人员还对企业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检查,叮嘱企业工作人员做好空气消毒和滤芯更换,做好疫情防控,避免空气污染。“企业必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再有序复工复产。”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复工复产方面,目前企业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困难?”监管人员向企业负责人询问。在得知受疫情影响,企业计量仪器计量校准证尚未发放之后,监管人员立即联系市计量所尽快为其发放。
在企业化验室内,食品检测中心专家指导企业配制标准溶液、规范使用天平配制。考虑到企业化验员工作时间短,业务不熟练,食品检测中心将组织专家对化验员进行培训,提升企业检验能力。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进行监管的同时,市市场监管局将指导企业按照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复工复产防疫准备措施,坚决不能放过防控上的任何细节,“我们将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征询复工企业的困难和意见,协助解决他们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做企业的贴心人,确保企业复工安全有序。”
网格长热心帮企 1张通行证解决企业员工进出难题
“复工所需材料已发放给各家企业,请大家认真阅读应对疫情明白纸和企业疫情防范工作流程,按要求填写企业复工申请表、承诺书。”2月7日11时,在给辖区296家企业发放完材料之后,环翠区鲸园街道北门外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丛翠霞在社区企业微信群中向企业负责人发送了这样一则消息,提醒企业做好复工准备。
丛翠霞还是企业复工疫情防控网格长。在北门外社区,共有7名网格长、14名网格员,他们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准备情况,在发现企业存在困难时,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助力企业早复工、早生产。
为了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北门外社区只保留了2个出入口,安排专人值班,为社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在得知开在社区的环球商场有复工意愿,并担心复工后员工上下班进出问题,丛翠霞与企业负责人联系,共同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沟通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社区为企业员工办理通行证,员工可持证进出小区。但所有员工上班前须在家自行测量体温上报企业,佩戴口罩进入小区后,再由企业对员工进行一次体温集中测量,测量结果每日由企业汇总反馈到社区。
2月6日,丛翠霞与社区网格员一起,为环球商场200余名员工办理了通行证,解决了环球商场复工准备的“一道坎儿”。
员工通行困难解决了,社区居民安全也有了保障,丛翠霞总算松了一口气。
但丛翠霞与其他网格长、网格员的工作还在继续。他们正一家家摸排联系辖区企业,帮助企业按规定准备复工储备物资、按流程办理复工手续,能现场解决的绝不推辞,解决不了的就积极上报。丛翠霞说:“作为社区人,我们就是要主动、热心,尽最大努力帮企业解决复工难题。”
目前,环翠区已建立起按照行业管理、属地负责为原则的行业主管部门、镇街、基层网格三级组织体系,扎实做好企业开复工生产及疫情防控工作。在主管部门行业联络员及镇街行业联系人制度发挥作用的同时,各镇街均对辖区企业进行划片分包,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网格全覆盖、无死角。每个网格的网格长及网格员都将对外来务工人员管控、防控物资准备、防控措施落实、问题线索排查处置等进行重点关注,为企业安全复产复工提供帮助。(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蔡君君 陈甜甜 姜贝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