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务工人员返岗,返程出行高峰来临,我市如何“迎”与“守”?
面对这次严峻考验,全市公路、铁路、机场等各大交通卡口严防疫情风险, “守”住城市连通内外“大门”的同时,确保交通有序运行,保障市民正常出行,“迎”接返程人员。
地点:烟威高速双岛收费站
不搞重复检测加快车流疏导
位于烟威高速双岛收费站,数名工作人员,拦下一部部过往车辆,开窗、询问、测温、登记,一丝不苟的工作流程,周而复始的动作,大家丝毫不敢大意,因为他们深知,一个疏忽大意,就有可能将“病毒”放入城中。

“您好,请问您是从哪里来?请出示驾驶证、身份证。”在双岛高速口,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四大队中队长李民拦下一辆外省车辆,“眼下正是企业复工期,所有外省及外省返威车辆驾乘人员都必须进行个人登记,一个也不能漏掉。”李民说,从正月初五起,他就和同事们一起“三班倒”。"现在天气寒冷,每班岗位下来都很辛苦,但是为了保护好每一位市民,尽可能杜绝威海疫情发展,这点苦累不算啥。”


据了解,战“疫”集结号吹响后,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安排,全力做好收费站卡口的疫情防控工作,抽调了36名执法人员按照“三班倒”的模式,在双岛、北海、草庙子3处收费站卡口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这些点位上,卫健、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动,增加防疫检测人员,加快检测速度,加快车流疏导工作,做到既不漏检一车一人,又保通保畅、不搞重复检测。


同时,为有序推进春运返程高峰的防疫防控工作,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组织工作人员,积极配合荣成市、文登区、乳山市做好威青高速、荣文高速出入口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协助卫健、交警等部门做好入威人员检测工作时,我们还对营运车辆严格把关,重点关注是否有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按规定做好其排查情况及调查取证工作。”李民介绍。


“战”疫期间,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逢车必检、逢人必测,自1月26日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在3处收费站卡口共检查营运车辆1890辆次,司乘人员3370人次,协助相关部门检查通行车辆55000余辆次。
地点:威海站
联防联控组成严密“防火墙”
2月10日上午8点43分,旅客王娜抵达威海站。尽管已全副武装,做足了防护工作,出门前她依然感到惴惴不安。所幸,火车站井然有序的疫情防控场景,让她瞬间安心不少。

乘客与车站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进出站口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候车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防疫知识,广播里的防疫须知不绝于耳,这在王娜看来,就像是一道防护网,密密匝匝的让病毒无可乘之机。“闻着消毒水的气味,看到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流程,很安心。”



随着企业逐步进入复工阶段,不少人开始踏上返程之旅。威海站站长于国宾说,既要让乘客畅通无阻,更要严防疫情通过铁路运输扩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出站口,有驻站医护人员、属地管委、公安部门、公交集团等来自不同系统、不同单位的人,组成的一道严密“防火墙”, 开展体温检测、身份核验、信息登记工作。“应对大客流,我们提前把每个登记区的距离,从0.5米扩展到1.8米,这样减少旅客聚集。”

登记区之间的距离变“长”,登记席位也从15个增加至21个。出站口空间布局也进行了重新调整,增加4个引导岗,同时到达300名旅客30分钟内可完成信息登记,基本可以实现无排队通过。
为便利旅客,威海站还在出站口专门设置了老弱病残孕的“专属通道”,确保他们可以更快出站。

为了做好“迎”与“守”这两篇文章,交通场站公司可是动了不少脑筋。根据客流情况,公司在出站口、出租车上客区、服务台安排专人值守,为到站旅客提供引导咨询服务,并就卡口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工作进行耐心解释。针对旅客关心的车次调整问题,公司及时与城铁部门沟通,掌握车次运行情况,为旅客解答相关问题。通过站内LED屏播放公交车次信息,引导旅客有序出行。
地点:威海机场
大数据“帮忙”,有的放矢提前做防控准备
2月10日上午9时,威海机场国内到达出口,航班抵达间隙,等候大厅稍显冷清。
“迎接旅客的各位请注意,由杭州飞来本站的CA1787航班已经到达,谢谢……”随着广播响起,不一会儿,数十名乘客陆续走出,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开始有条不紊地对来威旅客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不到两分钟时间,乘客李先生就完成了所有手续,他表示,“很严格,但是比预想的要快很多。”
机场现场运行总监、运行指挥中心主任董飚介绍,自2月9日开始,机场客流量有所增加,机场方面首先增派人手,动员非现场保障部门志愿服务一线防疫工作,支援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录入并协助来往旅客填报《健康申报卡》、办理乘机手续等。在出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站、信息登记点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加强了同公安、交通、卫健、海关等部门单位联防联控,确保进出港旅客的体温检测、健康登记和后续处置工作到点到位。“我们还在候机楼内外分别设立留观区域,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做好旅客信息登记的同时对出现发热症状的旅客进行第一时间应急处理和隔离。”董飚说。
疫情面前,如何做到严要求的同时,实现对旅客的“最少打扰”?威海机场用上了“智慧”手段:大数据,以此可以提前掌握来威旅客信息。“目前我们通过乘机系统,在航班头一天便可拿到重点防控人群的信息,交由出发和到达体温检测站,帮助监测人员有的放矢地提前做好第二天的防控准备。”董飚介绍,这样既确保防控对象的有效筛查,又防止客流积压。
对旅客层层把关,对消毒更是毫不含糊。董飚介绍,目前机场候机楼国际国内公共区域、隔离区域、安检通道、公共厕所等重点区域保持着每日不少于四次的全面消毒,旅客座椅、楼梯扶手、电梯扶梯、旅客摆渡车、行李手拖车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设备则实施随时消毒。(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高昕 张萌/文 杨正 刘志鹏/图 部分图片为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