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企业复工复产和返程高峰到来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到既严防疫情输入、又确保道路畅通?我市交通卡口通过添设备、增车道、增人手等方式优化查验流程,严把疫情输入关口,在坚持每车必查、每人必测的前提下,全面提高通行速度,让司机和旅客满意。
客运中心威海站:测温“ETC”上线 保旅客快速通行
“各位旅客,列车已经到达威海站,请拿好您的行李和贵重物品,从列车前进方向右侧车门下车……”2月12日11时34分,乘坐C6563次列车的100余位旅客检票出站,按照规定接受体温检测及身份信息登记。第一位旅客仅用了不足2分钟,就顺利出了站。

这样的快速通行,要归功于测温“ETC”——热成像人体测温仪。热成像人体测温仪具有无接触式检测、高精度体温筛查、异常体温预警的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可对进出人员体温进行非接触方式快速检测,测温精度达到±0.3℃。当有人员的体温超过告警温度阈值时,设备将报警。
交通场站公司工作人员王仁鹏的任务是盯紧电脑,在测温仪报警时,及时提醒同事对旅客手动测温。C6563次列车到站后,旅客们排队依次走过测温区,即测即走,几乎无需等待。“滴、滴”,在10余位旅客进入登记区后,测温仪发出了警告声,王仁鹏第一时间提醒:“请再给戴黑色帽子的旅客测下体温。”
尽管测温仪已“上线”,但在出站口仍有专人为检测旅客体温,“现在处于试运行阶段,我们通过人工测温进行数据比较,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交通场站公司客运中心威海站站长于国宾说。
测温仪在检测出疑似发热旅客时,会形成一张可见光图片、一张热成像图片和一段20秒的视频。于国宾表示,一旦有旅客测出高温情况,会有秩序引导员将旅客经专用发热通道带到临时留观区,进行水银温度计腋下测温,如需进一步检查的则将送往发热门诊,“留下20秒的视频,就是为了事后追溯,快速找到接触人员,为抗击疫情提供便利。”

为以最快速度让旅客完成测温、身份核验、信息登记,除了增添测温仪外,交通场站公司工作人员也来到出站口,当起秩序引导员,密切配合合理分流旅客;登记区席位由15个增加至21个,根据客流情况随时启用,属地管委、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等来自不同系统、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为旅客办理信息登记。
此外,客运中心威海站所有门窗已全部打开,保持通风状态,每天3次全面消杀作业、出站口区域每小时1次消毒作业也正有序开展,全力保障一线工作人员及旅客生命安全。
威青高速草庙子卡口:开设应急车辆专用车道 1分钟快检快放
2月12日,是临港区威青高速草庙子收费站卡口现场值班组长汤晓宁连续在岗的第15天。早上7时许,穿戴好自己的防护工作服,打开对讲机,他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虽然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汤晓宁还是精神抖擞地坚守着岗位,提高服务质量,保障通行速度,这是他站上战“疫”岗第一天就铭记在心的准则。

“您好,请配合测下体温并出示您的驾驶证、身份证。”这几日是返程高峰期,守好交通“边防”,严防疫情输入,汤晓宁和奋战在一线同事们身上的担子重了不少、干劲儿也更足了。他们所在的威青高速草庙子卡口不仅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值班值守,每天安排值班人员131人三班轮换,还配备了17个红外线体温检测仪、2个配备肩背式电动喷雾器、1辆小型喷雾消毒车及1辆大型喷雾消毒车,对外来人员、车辆及卡口区域进行测温和消毒。
眼下正是企业复工期,来往运输物资、原材料的货车络绎不绝,为了保障货车的快速通行,不让复工企业等得“心急火燎”,威青高速草庙子卡口开通了应急车辆专用车道。车上的通行证便是驾驶员和卡口值守人员的“暗号”。“持有专用通行证,人证合一,且体温正常,完成了车辆的消毒工作就可以迅速放行!”汤晓宁介绍,有了应急车辆专用车道,车辆停留1分钟就可离开,真正实现了运输应急物资车辆的快检快通。
此外,当卡口处检测车辆排队超过500米或等待超过30分钟时,卡口值守工作人员还会在第一时间充实一线人力,增开检测通道,并进行远端分流,和市疫情指挥部沟通开放最近的高速卡口,确保车辆快速通行。
疫情当前,车上装的物资、原材料都是紧急运往各地的,早到一分钟都是希望。应急车辆专用车道的设立不仅在威青高速草庙子交通卡口收获了良好反响,在文登北入口、G228北甸子卡口的投入使用,也为“企业返工、职工返岗”提供了高效高质的交通保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物资运输“路通”“车畅”,卡口管控更高效。(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蔡君君 张宇/文 刘志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