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身边的榜样·战“疫”群英谱

【援鄂手记】周鹏:战“疫”一线,咱“兄弟护士连”必须冲在前

2020-02-12 编辑: 仲鹤

2月12日早上8点,夜班这一仗我表现不错。已经来到黄冈半个月了,我感觉体力还算吃得消。持续作战、接受新事物快、适应能力强,这都是咱男护士的优势!

其实,我大年初一就该来的。第一批我就打电话主动报名,可院领导考虑我是俩娃“奶爸”,妻子也是护士,怕家里没人照顾就没同意。当我看到同事们奔赴湖北,每天发来战斗在一线的消息时,心里真是特别着急。我也跟妻子说,作为党员和医务工作者,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理应冲在前面。

眼看着第二批又开始报名,我找到院领导再三恳求说,“我是2009年咱市立医院第一批男护士,有着9年的ICU护理经验,家里人都非常支持……”终于,我坚决的态度打动了院领导,市立医院终于派我上了战场,成为众多山东医疗队硬核“兄弟护士连”中的一员。紧急集结时,我发现咱男护士组成的“兄弟连”顶起了山东队的半边天。

就这样,我在1月29日的凌晨到达黄冈。这次来湖北,我带了三个大箱子,自己的几件衣服一个背包装完。目前前线物资紧张,三个箱子里装的全是医疗物资,另外我还给李金玲、曲涛带了一些保暖衣物和医疗物资,他们走得急,没带多少东西。

经过培训考核后,1月31日傍晚,我来到第一个“战场”——临时救助点去接收患者。至今还记得接收第一位病人时的场景。我说:“我们是山东医疗队的,麻烦您把病情描述一下,请您慢点说……”没想到那位大叔一张口却对我说:“谢谢你们,谢谢山东队!”那天,从下午6点到半夜12点,我和战友们共接收了20多位病人。

到大别山区域医疗后,我发现一个刚收治的患者和他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我们病区,而孩子的妈妈却在另一个病区。我们领队在跟湖南医疗队协调后,把孩子的妈妈也接了过来,一家人也算在隔离区团圆了。

每天穿着好几层防护装备,沟通起来很困难。为了方便沟通,我提议大家进行“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手势交流。右手举高是输液,右手放嘴边是给病号吃饭,左手夹在腋下是测体温等等,没想到还真奏效,比之前用对讲机和写在纸上来得更顺畅。

男护士也有“软肋”。为了不让我担心家里,医院每天都在和我的家人联系,并隔三差五上门送菜。妻子说,她从没想到我会来到“战场”,虽然心里很担忧,但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天职,她全力支持我。这段时间,3岁的儿子也不哭不闹好像突然长大了,刚满周岁的女儿也被照顾得很好。

每天工作完回到驻地,我一有时间就“刷”战“疫”新闻,看一线战友们的故事,我被不断感动着、激励着。就在前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太大的信心和动力。我是这场战“疫”的逆行者,国家给了我强大的后盾,单位和家庭给了我温暖的支持,我和战友们一定会坚持下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文 图为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