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港区

临港区:卡口+摸排,三色通行证为小区防疫加上“安全锁”

2020-02-13 编辑: 仲鹤

“您好,麻烦出示一下车辆驾驶证和身份证,咱们这是要去哪,大概几点回来呢,填写一下《车辆通行证办理申请书》吧……”2月12日下午3点,在临港区草庙子镇城南人家小区的门岗卡口处,工作人员正在为外出居民办理车辆临时通行证。

不一会儿,一张蓝色的临时通行证就做出来了。“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原则上每五天办一张,所以这次出去您最好囤点东西。”工作人员一边将通行证递给外出居民,一边耐心的解释道。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的手边不光有蓝色的通行证,另外还有红色和粉色两种颜色的通行证。

“你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通行证,这可是我们工作的‘法宝’。”负责该小区防疫工作的草庙子镇党委委员张晓玲介绍道,为了不降低防控标准,同时提高通行效率,他们为小区业主准备了红、蓝、粉三色通行证。红色为长期车辆通行证,主要用于小区需外出上班居民,同时需由本单位开具证明后方可领取;蓝色的是临时车辆通行证,用于临时外出采购或办事居民,一般一人五天内只能发放一张;而粉色通行证则为临时人员通行证。

“我们所有的通行证发放都要经过严格的核查手续后才能发放,只要手持通行证和身份证,体温检测正常后,我们就会放行。”张晓玲介绍道,如果在卡口处进入小区时没有任何通行证的,就可确定其为外出返乡或首次回社区的重点排查对象,工作人员将提高警惕,详细检查登记,这也大大提供了排查效率。

据了解,防疫期间,针对城南人家小区入住率高、人员组成复杂、返乡人员较多的情况,小区采取“‘卡口+摸排’筛选外出返乡人员并严防严控”方式,在小区门岗卡口处,对进出人员实行三把关、三劝返,并通过发放三色通行证、建立返乡微信群等方式,扎牢“安全网”。同时加大摸排力度,实行入户走访、电话摸排、卡口对比三管齐下,扎实开展防疫工作,为小区筑起安全防线,全力守护居民健康。

对于首次回小区的人员,严格把好三道关。首先对进入人员比对业主信息,查看身份证,详细询问住址、户主、买房或租房等,核对是否为本小区业主;再核对随行人员,非小区业主的一律不得入内,当场劝返;最后核实无误后,我们会对进入人员进行登记,详细记录车牌、住址、车上人员、身份信息、返乡行程、联系电话、体温情况等。若为威海市外返回人员就需要到另外的卡口外出返乡人员登记点进行下一步登记。

“我们之所以另外开设市外返乡登记窗口,也是为了大家安全着想,避免市外返乡人员与本地居民在登记时接触。”张晓玲说,“我们还特别为外出返乡人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在填写好《外出返乡人员登记表》,发放《外出返乡人员居家隔离告知书》并签好后,可以扫描二维码进群,进行居家14天隔离。”进群后,每天上午9点及下午2点需要在群里上报全家的体温及身体状况,对微信回复不及时的电话随访,实时掌握外出返乡人员状态形成台账,并及时解决居民天然气余量不足、消毒物资短缺等问题。

在小区门岗出口处,两名带着联防员袖章的志愿者正在对小区外出进行劝返。“我们主要针对外出购物、无事外出以及聚堆聊天、溜达这三类外出居民进行劝返,对于那些有事外出的车辆、居民,我们也会检查其是否办理通行证。”城南人家小区志愿者殷晓东说道。

与此同时,负责防控的工作人员还加大对住户的摸排力度,通过入户摸排、电话摸排、卡点比对三种摸排方式,对1086户家庭进行全覆盖、全员摸排,并建立起台账,分类管理。对不确定户、空置房做好标记,在门口处张贴带有工作人员电话的《居民返回告知书》,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核对,以便及时更新信息。

“为了方便管理,疫情发生后,我们就将小区北门关闭,只留南门一处卡口,在保障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用围挡、绿网等将多余出入口、围墙缺口进行封闭。”张晓玲介绍道,小区采取机关干部、社区干部、物业公司“三级联防”机制,对小区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机关干部值守至晚10点,10点后小区全面封闭,长期上班需晚归人员提前到卡口进行申请。“防控期间,我们所有的措施都会提前通过移动喇叭、楼宇门公告、业主微信群等方式告知居民,便于居民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因封闭造成不便。”(来源:临港区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