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特别报道

“疫”无反顾,浴“雪”奋战!他们,在这场风雪中“最美逆行”

2020-02-15 编辑: 仲鹤

疫情和雪情 “叠加”的双重考验下,如何实现防控不放松,清雪保畅通?我市各战线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进入“风雪抗疫时刻”,用“最美逆行”做出了回答,他们用风雪中的坚守,保障这座城市的有序运转和安全。

社区工作者:“守门人”自动“设定”连轴转模式

“大伙儿戴好手套,这时候可不能感冒!”上午9点,环翠区人防路卡口,环翠楼街道石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孔宪振一边铲雪,一边不住嘴的叮嘱着。眼瞅着雪下的越来越大,他自动把工作“设定”成了24小时值守模式,“今天也不回家了,连轴转吧,这个时候更得加紧点,不能出一点错。”

其实,“不回家”对孔宪振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从大年初二开始,他整整20天没回过家。累,就在卡点帐篷里坐一会儿;困,就回办公室的沙发上凑合一宿。从早晨8点干到晚上10点,每一天如此。

可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雪,孔宪振连凳子都坐不住了:石河社区旁边就是威海水产品市场,每天都有商贩到市场运货、换水,此外,还有4个市直机关,人员来往密集。一但因为积雪发生车辆堵塞,给了病毒传播可趁之机,之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岂不是前功尽弃?

一大早,孔宪振就给工作人员们下了“死命令”:风雪天里,进出石河社区的群众是少了些,但检查手续一样不能少!

孔宪振核实外卖地址

话虽说的严厉,可看到值守员们冻得通红的脸,孔宪振还是心软了。路上的积雪才清干净,他不由分说就把其他人拉进帐篷,自己走进风雪。拦车、测量体温、检查通行证……

其实,每天高负荷工作的孔宪振也有着自己的“软肋”。由于每天接触的人流量大,为了防止孩子传染,他只能在每天傍晚抽空和孩子视频聊聊天。但孔宪振不犹豫,“我是党支部书记,比起家庭和孩子,这时候社区更需要我们的守护!”

在经区皇冠街道长峰馨安社区,卡点值守人员的担子同样不轻。该社区居民多达7500户,最近又是企业复工复产的高峰期,外地返威人员不断增加,要从源头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卡点值守人员是第一“守门人”。

刘秀为回家居民测量体温

“停一下,外地车辆需要登记——”临近中午,当值卡点的社区物业经理刘秀刚打算换班吃口热乎饭,就看见一辆汽车开来。他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赶紧迎了上去。

敲开车门,测体温、登记……看着刘秀鬓角、眉毛挂上了亮晶晶的雪花,车主也有些感动,配合他检查,办好了外来人口登记卡。

刘秀值班的一上午,除了已经办过通行证的社区居民,一共帮16名外来务工人员填写了外来人口登记卡。“风雪天气,车辆跑不快,不少返威人员都赶着回家,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程序一点都不能少。”

临近下午,风雪渐小,刘秀也松了口气,和下一班卡点值守员进行交接:“别松气,越是这种天气,咱们越得严格把关!”

严把关的,还有温泉镇亿和社区,这里同样是“一只苍蝇”都甭想飞过。

这个社区每天进出车辆接近3000频次,进出居民约1000人次,这也就意味着工作人员询问、查证、验车、测温、登记整套流程要重复将近4000次,一天下来,腿都无法打弯。大雪纷飞中,工作人员江丹鼻头冻得红红,“快一个月了,要说不累是假话。但我一定能守好我的岗,不放松、不出事,直到疫情消散。”

公安民警:眼观六路察雪情

“老张,你只管盯路右边,左边我盯着。”

“你可盯好了。今天这雪,我看小不了……”

上午8点出头,初张路段,一辆警车已经呼啸着跑了好几遍。车里,市交警支队四大队民警张勇和同事们“眼观六路”,时刻观察雪情。

疫情防控期间,初张路是运输防疫和市场物资的交通干线之一。为了确保这条“生命线”不出问题,市交警支队四大队的民警们在确保卡口值守的同时,抽调警力,专门来到初张路等路段巡逻。积雪结冰、车辆抛锚、交通事故……都是需要他们“眼尖”的地方。

其实,这些工作是张勇的“老本行”了。从部队转业到交警岗位以来,他几乎天天和道路、车辆打交道,但眼下,是他最“提心吊胆”的一天:“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障大家平安上路。不能在疫情这么危急的时候,再给医务人员添麻烦!”

执法人员在市区重点区域和路段对出租车进行检查,督促驾驶员做好防护和消毒工作

9时许,警车依旧在路上。眼瞅着雪势渐大,张勇的心也提了起来,手机时刻握在手里。只要发现路段结冰,他将第一时间给市政打电话清雪。

正盯着路段,张勇的鼻头忽然一酸。看到前车车尾上“车内有宝贝”的贴纸,他想起了自己刚满一岁的小儿子。从大年初一开始,张勇没回过一趟家。“有点想家了。但只有打赢这场硬仗,我们的小家才能更好”。

雪还在下,张勇还在路上,市公安局文登分局交通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刘杰却“钉”在了文登区青威高速文登收费站卡口。

“从正月初一到现在,二十多天‘风餐露宿’值守卡口,一场降温降雪,反倒给自己‘提神’不少。”虽然脸冻得通红,但刘杰却轻松地调侃着。

“风雪再大也不打紧,磨破嘴皮也没关系,能让驾乘人员听从劝导,守护好通往城区的第一道关卡,不再出现输入性病例就是胜利!”刘杰十分郑重地说。

“钉”在关键位置,更不忘本职工作。当天中午12点,刚跟队友交完班,刘杰和队友们又马不停蹄奔向了206国道。“那里坡儿多还容易结冰,得去巡逻看看。”刘杰说,疫情面前,他们个个都有了“分身术”的本领,只因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指引:战“疫”不胜,我们不退!

高速公路交通人员:“守护我背后的城”

2月15日,荣乌高速双岛收费口处大雪纷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六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刘海东抖了抖帽檐上的积雪,继续盯紧高速出口处。

“您好,请问您从哪里来?车上一共几个人?”上午9:35,刘海东拦下了当天的第4辆车。执勤20多天来,询问的程序早就熟记于心,不过此时刘海东却自己主动加了一句“台词”,“现在风雪很大,路难走,一定要注意车辆、人员安全。”

从早上七点到现在,刘海东一直在风雪中站立。虽然现在高速入口封闭,车辆明显减少,可为了“零输入”的目标,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里每一位值守人员依然一时也不敢马虎。

眼下正值企业复工期,不少农民工返岗会选择客运包车途径。如果遇到大型货运车辆,刘海东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检测、登记工作后,还要按规定检查货运车辆运输证明、通行证、驾驶证等证件。“对于外来运送应急物资车辆,我们在核查好通行证后,会快速放行。确保在疫情防控任务不断档的前提下,让运输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等物流车辆先行。"

平时遇到风雪天,刘海东也会这样在一线值班,只是现在正值疫情防控期,刘海东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

"我在这里守护着威海的’西大门’,心里很自豪!"刘海东抖了抖帽檐上的积雪,擦干眼镜上的雾气。从家里到双岛口路程遥远,但每当他行驶在城市道路上,刘海东心里总会升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只要城市里每一个人都平平安安的,我的坚守就值得。"

临近中午,雪势渐小,同事给刘海东端来了一碗热乎乎的姜汤,匆匆灌下几口后,刘海东一头扎进风雪中,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从双岛收费口继续行进300米左右,烟威高速双岛收费口十余名工作人员也在风雪中伫立,盯着来往的车辆,护着城市的安宁。

“今早起床看到下雪了,我就跟家人说,我得快点收拾,好早一点过来接班,天气冷,兄弟们值守都不容易。”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任卫军自从10:45分到岗接班后,耳朵早已冻得通红,脚也快冰透,但他顾不得这些。现在,认真核查每一辆车,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检测工作,才是顶要紧的事儿。"这个收费口,返程小高峰时,一天能经过千余辆车,可是一点不敢松气的。"

从大年初一起,任卫军就负责北海收费口的疫情防控工作, 20多天来,任卫军“厮守”在这个地方,甚至做梦都是在这儿执勤。眼下,看着雪花飘飘洋洋,任卫军第一次有了个发朋友圈的冲动。趁着休息时间,他拍下眼前的雪景,并郑重打上一行字:我的背后有一座城,城里有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我守护着威海,守护着这座城。

医务工作者:暖手宝暖的不是自己而是测温枪

准备棉鞋、厚衣服,调整闹钟时间……2月14日晚上,忙活完这些事后,侯家镇卫生院院长车志勇才安心睡下。

2月15日早上8时,车志勇准时来到威青高速泊子桥出口卡点。他再次庆幸了自己的“英明决定”,正是早出门,才能不耽误在卡口执勤。

车志勇正在为过往车辆人员测温 本人供片

“您好,麻烦摇下车窗我需要为您测量体温”“体温正常,请快速通行”……车志勇一边重复着不知说过多少遍这样的话,一边把暖手宝揣的更紧了,不过,他暖的不是自己,而是怕冻坏了娇贵的测温枪。“今天是有点冷,可作为一线值守的医护人员,就得保证把测温这事干好了。测温枪暖和了,测温就准确了,过往的车辆也能快速通行。”

37.2是车志勇及其他医护人员牢牢刻在心中的数字,他说,只有体温低于37.2℃的人员才会予以放行,如果高于37.2℃,他们还会用水银温度计进行复测。

雪中站着没一会,风就吹透了车志勇的大氅和棉裤,棉鞋也被融化的雪水沾湿了,他却跺跺脚又往车辆来的方向走了走。直到12时,车志勇才得空吃上午饭,小跑到车上扒拉了几口就下来了,因为他还要赶紧换其他同事吃午饭。

市区的雪下得早一些,而张村镇卫生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惠萍也因为这场雪的到来更为忙碌了。

张村镇卫生院值守的是威青高速双岛收费站卡点,临时搭建的发热体温监测处便是王惠萍的“阵地”。

“有浙江宁波车牌车辆进入,请速来”,听到对讲机里传来交通部门执勤人员的声音,王惠萍拿起医疗信息本一溜小跑到车辆旁,对车上的每一位人员都细细地询问始发地、目的地、是否有疫情区旅行史等信息进行登记。登记本被融化的雪花打湿了,王惠萍马上擦拭干净,可头上积了一层雪花却来不及拍一拍。

雪大些时,通行车辆有所减少,王惠萍利用空当时间又开始进行消杀工作。“我们有两种消毒液,都需要严格按照配比配好。”天儿冷,王惠萍的手冻得通红,可手上的工作却十分稳当。体温检测处、现场指挥中心、卫生间等地,王惠萍都一一消杀好,门把手、墙角、登记处的窗户更是重点区域。

在张村镇卫生院,像王惠萍一样在一线奔忙的医护人员还有117人,他们组成了一支医疗“机动队”,牺牲休息时间奔赴交通卡口、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虽然雪大、风大,可扑不灭我们这群医护的热情。团结一心,我们啥也不怕。”王惠萍的脸腮冻得通红,却满眼笑意。

志愿者:红马甲不约而同提前“上班”

“叮铃铃……”2月15日,早上5点半,文登区张家产镇埠口港区王新春家的闹钟准时响了,拉开窗帘,看着窗外细细密密的雨夹雪,这天气预报还真准。昨晚睡前,听说要变天,王新春特意把闹钟往前调了半个小时,心想着天不好,卡点上可不能缺了人手。

王新春是埠口港区检查站卡点的一名志愿者,自从1月26日起,她这个红马甲就没用缺席过。就连四天前,父亲突发急性心梗,她也只是办完住院手续就返回了值守的卡点。“我已经是一位预备党员了,面对这种特殊情况,就应该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早饭吃过一碗热腾腾的粥,看着屋外越下越大的雪,王新春给自己添了一件羽绒背心,抗风!临出门前还从家扛了一把铁锹,到了卡点肯定用得上。

6点20分,王新春就到了埠口港区检查站卡点,比规定到岗时间提前了足足半个小时。也就前后脚的功夫,一同值守的5位志愿者也陆续到了岗,大家相视一笑,不用猜就知道,风雪天,彼此都是“较着劲”早出门,天寒地冻不怕,风雪中的防疫值守不能松。

环翠区鲸园街道戚谷疃社区卡口,志愿者在登记车辆信息

和王新春不一样,田和街道宏泰社区的苗华娟靠和老伴“吵架”,才“争取”到了社区门口执勤的机会。

“老婆子,这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了,要不你别去了。”2月15日上午9点半,正值风雪最大的时候,田和街道宏泰社区65岁的老党员王本威看着窗外洋洋洒洒的雪花,心疼地劝说着老伴。

王本威和苗华娟夫妻俩是社区的老党员,2月3日那天起,夫妻俩也成了社区防疫防控一线的志愿者,每天10点准时到古山五巷小区卡口报道,检测体温、排查车辆、出入登记等志愿服务2个小时,十几天来,从未缺勤。

可这外面风大雪大的,王本威想着自己去值守也就罢了,可苗华娟就是不依,“当时报名当志愿者的时候,说好了要一起上岗,做个伴儿,怎么你要把我撇下不成?”

拗不过铁了心的苗华娟,王本威“妥协”了,但是社区工作人员却“不依不饶”,“今天天气不好,您二老还来干嘛呀?”“这里人手够了,快回去。”……还没等工作人员说完,王本威一脸严肃地说:“净瞎说,值班表都排得清清楚楚,每天10点就是我俩的‘班’。再说这样恶劣的天气,你们在外面忙活,身为党员,在家里也坐不住呐。”

不光家里“坐不住”, 怡园街道西钦村社区盛世家园小区的吴秀强还要“抢”着往外跑。按照社区卡口值班表上的安排,2点半到4点半这两个小时是他在远遥墩路红绿灯西卡口值守的时间。

上午那阵雪下得可真不小,吴秀强心想着,说不定还能帮着扫扫雪,特意提前出了门。 “老吴,怎么不到点就来了。”远远看到吴秀强走来,还在岗上值守的同事发出了疑问。本想来帮忙扫雪,但看到眼前干净的路口,显然这项工作已经有人“随手”干了,于是吴秀强笑着说:“天气不好,怕你们忙不过来,再说也不差这几分钟的。”说完他拿起一旁的测温仪,拦下了远处驶来的轿车……

基层党员干部:清雪、保供脚步不停

2月15日早上7点钟,高新区华健市政公司驾驶员李林森就已经到单位候着了,虽然已经从事清雪工作十余年,但这次的清雪工作却与往常不太一样:因疫情防控需要,所有作业人员要定时进行体温监测,清雪设备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戴好口罩装备,调试推雪铲,对设备进行酒精消毒,一通操作后,上午9点,李林森所在的清雪队出发了。“车上已经备着吃的了,清雪不能耽误。”

高新区市政局为落实疫情防控,召开网络清雪防滑会议,安排部署近3天清雪防滑工作。

的确不能耽误,为了应对这场雪,市住建局提前督导各区市下达清雪防滑准备工作,2月14日上午就已经启动应急预案,安排24小时值班人员,所有市政工作人员14日晚上7点就处于待命状态。

看着大雪纷纷扬扬,市城管服务中心清雪防滑总调度、市政养护科科长郑波调度起来忙而有序。“如今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清雪工作更重要了,我们必须保障全市主次道路全部畅通,生活小区及公园广场清雪到位,运行正常。”

截至15日下午16时,各区市共组织清雪人员3140人,使用固体融雪剂33吨,出动各类清雪设备车辆465台。

市政工人在忙着清雪,商务局流通业发展科科长孙华军也一直没闲着,看到超市就“钻”,眼睛光盯果蔬区,“虽然天气不好,但是超市内蔬菜、肉蛋奶都不缺,价格合适,食品也都很新鲜。”一家家超市逛下来,看到超市内各类农副产品供应充足,市民都在有序地挑选蔬菜、水果,孙华军心里有了底。

眼下不缺,孙华军还不满足,瞅着这雪,操心的他得琢磨这几天的“菜篮子”。与超市、蔬菜基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供应企业负责人反复沟通,协调做好货物补给、社区配送、防护措施等工作,一圈电话打下来,目的只有一个:确保货源稳定,商品供应充足。

“我们一直都在密切监测各类突发状况,包括恶劣天气时生活必需品运行动态跟踪。目前,全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供应充足,蔬菜、肉蛋、水果、水产等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孙华军说,到目前为止,超市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2月15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22种蔬菜中,芹菜价格环比回落8%,土豆价格上涨了0.2元/斤,仍没超出最高限价。

和孙华军一样,脚步不停的还有临港区工信局侯德鑫。

威海丰和电子厂下周就要复工了,眼下防控方案还需要再完善;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口罩已经“告急”,需要协调一下;还有已经复工企业的上岗人员变动情况,必须得随时掌握。别看侯德鑫驻厂员这个“官”不大,早上一睁眼,就开始一箩筐的列清单了。

把事儿捋清了,抬脚就要走。“大下雪的,早饭都不吃。”听着家人的提醒,侯德鑫一边出门一边回答,“这种天路不好走,当然得早点出门了。”

对于早出门,侯德鑫有足够理由支撑。他分包15家企业,每一个都要查看消毒记录、员工健康档案、物资储备,“手续看似‘繁琐’,可是一样也不能大意,服务企业不用看天好天糙,下雪天照样不能放松。”

带着“一万个正当理由”的侯德鑫,风雪中,发动车朝着一家家企业开去。(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蔡君君 初佳伦 张宇 高昕 赵文菲 姜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