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风雪中,我们众志成城战疫情

2020-02-17 编辑: 宋倩

      2月16日,风雪依旧,气温骤降,但丝毫没有影响疫情防控的决心。任凭寒风凛冽,不顾雪花飞舞,全市党员干部顶风冒雪、严防把关,坚守在威海战“疫”的第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默默奉献。

      团结就是力量 筑牢社区第一道防线

      2月16日早上六点,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南山社区工作人员王方准时出现在卡点。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两天,她走起路来总是一瘸一拐。

      原来,15日早上,为赶早到卡点分发物资,擦黑出门的王方不小心摔了一跤,左脚脚踝软组织挫伤。强忍疼痛忙活完执勤任务后,王方才得空去了趟医院,医生建议她卧床休息七天。

      “我们社区共有8处卡点,卡点多,人手又不足,这点小伤能忍,一天都不用休。”就这样,王方不顾医生的叮嘱,简单喷了点药又回到社区卡点忙了起来。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社区工作人员是防线上的“战士”。“疫情当前,我们得发挥作用,替老百姓守好门。”说着话,王方裹了裹外套,跛着脚又走进风雪里。

      迎着风雪奋战在抗疫一线,还有一群同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的党员干部。

      2月16日上午8点,凛冽寒风裹挟着雪花肆意飘扬。而在环翠区竹岛街道黄山社区2号卡点,社区在职党员张志民已顶着风雪工作了近两小时。

      “作为党员有责任冲锋在前,同社区一齐把好老百姓回家的最后一道关卡。”张志民说,“况且我家就在黄山社区,给自己的家园出劲,有啥不愿意的。”

      不仅如此,在张志民的带动下,10多名同事也纷纷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眼下,黄山社区志愿队伍已壮大至120余人,成为社区防疫线上的坚实力量。

      在这场无硝烟的抗疫战场,社区居民们也用特殊的方式坚守在一线,顶风冒雪,期待着春暖花开的到来。

      2月16日上午,在高新区田和街道黄家夼社区的古寨东路卡口,正在执勤的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暖心小屋”。送这间“小屋”的正是社区居民隋鹏举。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工作人员为守住老百姓“安全门”的辛劳付出,被隋鹏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找个机会尽份力”的念头在他心里扎了根。跟家人商量后,他决定将自家的草厦子拿出来给卡点工作人员做“避风屋”。

      “草厦子正好就在卡点旁,既能给执勤人员提供个歇脚、取暖的地儿,还不耽误正常的管控工作。”隋鹏举笑着说,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暖心小屋”只是自己的绵薄之力,期待战“疫”胜利的那天。

      在漫天飞雪的寒风天里,“暖流”持续涌动在威海大地。

      早上八点,荣成市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内却是一派火热场面:志愿者正忙赶制当天的新“订单”——46杯“引航姜汤”。

      配送“订单”这活儿,是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威海荣成市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尹力军及其协会志愿者们主动揽下来的:“社区工作人员顶着严寒守住防疫门,我们就应该尽己所能出份力。”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尹力军的带领下,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用特殊的方式充当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部队”:组织志愿者将1000个口罩送往荣成各封村看护点;筹集爱心商家赞助1000杯奶茶分发到各个志愿执勤点……

      “疫情就是军情,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不能退‘阵’,我必须冲锋在前。”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上,尹力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誓言。

      顶风冒雪 全力以赴战疫情、保畅通

      16日,因雪情临时封闭的烟威高速双岛收费口解除封闭,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二大队中队长曲序杰再次来到“外防输入”的第一线。

      雪势不定,寒风刺骨,从汽车里走出来的返威人员出来一会就冻得跺脚。而曲序杰穿着冬季执勤的反光衣,戴一层薄薄的医用橡胶手套,动作始终干脆有力。

      和队友们一样,曲序杰要在这里轮值4小时才能休息,“平时没这么冷,这次突然遇到大雪,多活动活动才不会冻僵。”

      曲序杰的“多活动活动”,是逐个检查外地来威车辆。随着收费口解除封闭,之前被雪情耽搁的物流车一趟又一趟进入威海,曲序杰执勤的高峰时期,要仔细检查1000多辆。每一辆,都要检查通行证、测量体温、车体消毒……但曲序杰干得飞快。连续坚守岗位二十多天,这些手续他早就“门儿清”了。

      风雪越来越大。随着一辆又一辆汽车驶远,曲序杰的耳朵冻得通红,眼角也留下一道被风吹出的泪痕。这个刚强的汉子不叫苦:“干了这么多天了,咬着牙也要继续顶下去!”

      截至16日下午7时,出动执法人员62人、执法车17辆……风雪期间的防疫压力,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的“战友”们同样坚守一线,和曲序杰一起“顶”。

      此外,威海站、威海北站也是外地人员来威的重要通道。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雪,16日不少列车晚点到站。

      “下一趟列车12点半到,快准备。”中午,接到列车晚点通知的第一时间,交通场站公司威海站站长于国宾抓紧扒拉了几口盒饭,披上外套就冲出值班室。

      受疫情影响,16日由外地返回威海的列车数量缩减到12辆,但工作人员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往日列车班次多,每趟出站乘客只有三、四十人,但现在,乘客只能通过这12班列车返威,每趟都有100多名乘客,出站口成了于国宾的“办公室”,20多天只回了3次家。

      再多困难,于国宾都挺了过来。但疫情防控初期,他还是有个心事:下雪天乘客体温不稳定,要用红外测温枪来来回回测好几遍,耽误时间不说,还容易造成人员集聚。

      可现在不一样了。游客出入有了“测温神器”——热成像人体测温仪,既精准又便捷。

      中午12点34分,列车到站,随着乘客陆续走到出站口,于国宾和同事站在测温仪前,紧盯着过往乘客体温。测温仪显示屏仿佛一个“监控”,随时反馈着出站乘客体温。眼瞅着越来越多乘客平安出站,于国宾终于松了口气。

      回到“办公室”,看着全部显示晚点的列车到站显示屏和凉透的盒饭,于国宾默默给妻子发了一条消息:“凌晨的列车可能还会晚点,我得守着,不用等我。”

      正是在这些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两天风雪并未对我市交通造成太大影响。截至16日下午7时,全市交通系统共投入卡点值守、除雪人员1300余人次,各种除雪设备近300台(套),巡查及保障车辆50余辆,全市普通公路均保持安全、畅通。

      线上线下保供,“菜篮子”装得满、拎得稳

      “昨天下单的居民可以下楼领菜了!”微信群一响,锦绣北山社区陆飞立刻跑下楼。根据手机尾号,他很快领到了自己的货品,来回不过一刻钟,社区居民们连声称赞。

      大雪天里,能让陆飞足不出户即可买菜的,是由威海美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微信小程序——兴顺美天鲜配。

      为保障市民居家期间生活物品供求充足,威海美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线微信小程序,市民只需进入“美天鲜配社区供应系统”后,便可根据自身需求线上下单,当日下单,次日送达。

      “我们从初四开始上班,为了确保次日货品新鲜送达,大家每天都忙活到晚上12点多。”公司相关负责人宫飞飞说,由于商品物丰价惠且配送效率高,小程序一经上线,用户量每日都在增长。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到将近2000多个订单。

      疫情防控期间,超市货物充足、小程序顺利上线、老百姓拎稳“菜篮子”和“米袋子”都得益于市商务局的有力举措。

      2月16日早上的家家悦超市中心店内,市民正在有序选购生活物品。

      “小桔子、娃娃菜、蟹味菇、布茄子……”上午九点多,市民刘孜萌对照着手机备忘录里的清单。疫情防控期间,刘孜萌一直“宅”在家里,眼瞅着年前的“存粮”要见底儿,决定再次去超市屯上一些。刘孜萌说:“本来还怕有些东西会买不到,现场发现不仅物资充备,价格还很平稳。”

      防疫期间,家家悦集团迅速分配采购人员到全国各个产区、基地、工厂驻外采购,关注其产地货源、门店销售、物流库存情况变化,持续做好货源组织供应,确保疫情期间市场菜篮子、米袋子充足供应,价格稳定。在做好到店服务的同时,集团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大线上覆盖范围,开展社区配送服务。

      据悉,疫情突发以后,市商务局快速响应,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市区内重点商超与批发市场,拓展供应渠道、加大采购力度,保障蔬菜、蛋奶、粮油、米面等基础民生商品储备。

      同时,大力推广集中配送模式,鼓励开展“线上购物,无接触配送”业务,推出多元化“套餐”:家家悦集团通过美团上线7家规模较大的门店;兴顺餐饮上线“美天鲜配社区供应系统”社区供应小程序……不仅满足消费者便捷化、定制化购物需求,也有效减少市民进出超市次数,降低感染风险。

      目前,全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蔬菜、肉蛋、水果等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水电暖“三军”助阵 守护城市“生命线”

      “加油啊同志们,把第二遍巡查收收尾,争取中午能回去吃顿热乎的!”2月16日上午10时,顶着断断续续的风雪,在山里连续巡查近72小时的国网威海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党员突击队队长耿博,一把抹去脸上的雪水,招呼他的队员们跟上巡查队。

      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作为全市电网大动脉的“守护者”,2月1日,供电公司推出“亮战旗、战疫情”三大攻坚二十项重点措施,将78支临时党员突击队和服务队、413个党员责任区和示范岗设置到防疫一线,全力以赴保障我市电力可靠供应。

      其中,由输电运检三班班长耿博带领的包括14名党员在内的18名工作人员的党员突击队,主要负责市区20个医疗救治定点单位和重点企业的输电线路保障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跟我干!让我来!”这是耿博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从主动请缨加入党员突击队,到连续半个月的值守,有着12年党龄、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耿博从来没有一句抱怨。

      “非常时期,就要拿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干劲来,全力做好特殊时期保电工作。” 耿博说,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市电力输送出不得半点差错,以往都是一天巡查一遍,现在必须要增加检查频次。


      自疫情防控以来,供电公司累计投入7000余人次、车辆1500余台次,在全市电力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电网保持安全平稳运行,关键场所及重要客户供电一切正常。

      此外,奋战在保供一线的还有市热电集团和水务集团。自大年三十开始,每天都有1400多名热电集团职工奋战在生产车间和供热服务一线,切实保障供暖安全。

      水务集团更是在严密防控疫情的同时,紧急动员,重点攻坚,抢建应急医院配套供排水工程并提前竣工,加紧建设泊于水库至所前泊应急调水工程;供排水管网抢修队伍始终奋战在应急维修第一线,全力保障供水,畅通排水,确保全市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始终用水无忧。(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 初佳伦 高昕 赵文菲/文 刘志鹏 杨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