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春耕备耕忙,播种新希望,威海春耕生产已有序进行

2020-02-19 编辑: 宋倩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刚过,在抓好疫情阻击的同时,我市春耕生产已有序进行,忙碌的春耕备耕中,正在孕育新希望。

经区华峰果业工人正在修剪苹果树。孙大伟 摄

农资供应有保障农机维修“动起来”

这几天,荣成市虎山镇黄山村的连建祝抽空就到麦田查看苗情。“去冬今春降水充沛,麦苗喝足了水,长势正旺。”

连建祝作为荣成市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眼前开始返青的小麦承载着更多的希望。他心里盘算着,尽管现在是疫情防控时期,但农时绝对耽误不得,除了合作社流转的800亩地,还有2200亩全托管土地,眼瞅着气温在渐渐升高,得赶紧把合作社的拖拉机、植保机等农机具调试和检修一下,3月初就该开始春耕、打药了。

连建祝和农机手一起维修保养农机具。资料图

操心的事,还有化肥、种子、地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订货。连建祝说,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合作社推出了“无接触种地”服务新举措。百姓可根据需求选择服务或农资产品,下单约定送货到家门或村口。“这‘保姆式’服务可以让百姓足不出户,解决所有问题。”

目前,全市农资保障已进入“粮草先行”阶段。目前,全市共储备春玉米种子60万公斤、春花生种子500万公斤,可满足春耕需求。仅供销社系统内,已订购、储备农业生产资料11000余吨。

围着农机“转”个不停的,还有文登永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初丰。合作社有76台拖拉机,140多台配套农机具,以及41000多亩的全托管土地,眼下,得把所有的农机检修保养一遍,确定春耕时不会“掉链子”。“我还得把农机手安排一下,分配好每个人的农机作业范围,得做到防疫春管两不误。百姓把土地交给了合作社,我们就要管理好,让农民增收。”

聚集这么多农机具操作,为搞好疫情防控、避免交叉感染,初丰也已经定下了三条“硬杠杠”:一是所有驾驶员都必须戴口罩开车打药;二是拖拉机分散到全托管地块打药,不聚集到一块麦田;三是当天打药结束后,对车辆都要进行消毒处理,驾驶员要洗手换衣服。

疫情面前,一些别样的备耕模式相继出现。文登区已安装北斗智能农机终端、深松检测仪的拖拉机有311台。如今正在积极准备,疫情结束后,还将再安装50台,可以基本实现对全区大型动力机械的覆盖,让智能装备与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同时,还优化智慧农机APP,增加作业服务板块,采用滴滴搭车模式,为机手、合作社和农机需求者搭建网上农机服务交易市场。通过农机服务信息平台、智慧农机APP可以实现春耕机械的合理调配。

专业指导不断线,服务不停歇

“今年小麦应该关注哪些病虫害,用什么药好?”“我们经销商要提前备好哪类药品?”……连日来,市植保站站长迟金强接到了不少农户、企业以及农药经销商的电话,他不仅一一答复,还“大包大揽”的主动联系了我市的部分农药经销商,一方面了解农药储备供应情况,另一方面则及时协调帮助解决经销商进货送货难的问题。

就在18日,迟金强还抽出时间对近期农户们咨询问题进行了汇总分类整理,计划开一堂技术讲座,全力帮助大家解疑答惑。

春季麦田管理的难题解决了,可最近文登区侯家镇康之源花生合作社的于学波又遇到了新问题。于学波承包了800亩地,去年冬天受天气影响,减少了冬小麦的播种面积,空下来的春白地该种什么,他心里却没了主意。

 

农技专家实地指导菜农生产。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供图

带着问题,于学波找到了威海市种子站站长邱俊兰。“可以种春玉米和春花生!”邱俊兰立马给出了回答,不仅如此,她还建议于学波选择青农105、蠡育31这类抗粗缩病的春玉米品种,花育910、鲁花17这类高油酸或者山花9、花育33这类高油型的春花生品种。

春小麦怎么保,病虫害怎么防,春白地怎么种……农时已到,针对百姓的问题,农业专家们绝招不少:微信、视频、电话“齐上阵”进行立体式服务。

与此同时,市果茶站的专家们也正忙着为我市苹果种植大户、企业在品种选择、高接换头、修剪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前不久,市果茶站站长王林军还为51号农场负责人黄松画出了一张“技术路线图”,这张图上详细说明了不同品种、不同高度、不同修剪状态的苹果树应该接几个头,也让黄松心里有了底。

51号农场种植面积较大,针对企业询问的复工问题,王林军则表示按照面积和修剪量确定好用工人数,只要在果树发芽前完成修剪即可,不必太过担心,“疫情结束后果茶站还将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目前,为扎实做好疫情期间的“稳产保供”工作,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实行双重值班制度,除行政值班外,组织专家进行24小时技术值班,开通热线,随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保墒抗旱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基础,肥水调控是关键,病虫草害防控是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麦苗群个体质量,搭好丰产架子,奠定夏粮丰收基础。”市农技站站长黄顺之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蔡君君 通讯员 张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