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10点,桥头镇卫生院的救护车开到了经区集中观察点,经区社管局退役军人工作科科长刘晓东拿着签好字的《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早早等候在观察通道出口。“夏先生主动到我们这里进行医学观察,现在观察期结束,镇政府来接他回家。”刘晓东说。
百尺所社区退役军人服务队值守防控卡点 杨慧/摄
自集中观察点启用以来,60多名观察对象陆续解除观察,刘晓东也像这样送别了60多次。作为集中观察点的负责人,从接到紧急命令一天内火速完成场地消毒、人员物资调配和观察对象集中安置等任务,到如今医疗物资充足、运转常态化,刘晓东已经连续两周值守在集中观察点。“就像是军人上战场,打一场硬仗,也必将是一场胜仗。”已经退役6年的刘晓东常用“打仗”来形容防疫工作,言语间显露出军人的果敢担当。
在经区,像刘晓东一样冲在一线的退役军人组成了疫情防控战的一支强兵。
刘晓东清点集中观察点物资
“若有战,召必回。我们郑重向社区党总支请战,申请自愿加入到丽都社区的防疫工作中……”疫情防控战打响后,一封印有12名退役军人手印的请战书被送到了凤林街道丽都社区办公室,与此同时,社区退役士兵微信群里,主动“请战”的信息频频“刷屏”。
退役军人“突击队”一天内迅速集结,分别投入到社区发放口罩、防控卡点值班和人员信息排查等工作中。“很多退役军人白天上班,下班后还要在社区值班到晚上11点,大家都是主动报名,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请战书发起者刘晓全说。
“召之即来”的还有崮山镇百尺所社区的退役军人们。2月15日大雪突降,社区防控卡口处“退役军人服务队”的红色旗帜格外鲜艳,量体温、做登记……风雪中的防控工作丝毫不马虎。“这支服务队在大年初二紧急成立,包括社区中11名退役军人,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5岁。”百尺所社区党支部书记谢振辉介绍说。服务队承担起卡点24小时轮班值守、公共服务区域消毒、入户发放明白纸等工作,为居民们撑起了一片可靠的安全防疫网。
在皇冠街道乐天社区,也有这样一支战斗力强的退役军人服务队。由于社区人口众多、人员复杂,防疫摸排工作压力大,人手不足,威海军创基地董事长雷新报主动带着志愿服务队赶往社区,参与到居民出行情况统计工作,一个个电话打过去,队员们顾不上喝一口水,转眼忙到了天黑。
除了带着服务队支援摸排工作和防控卡点,雷新报还把生活物资送到社区防疫一线,同时支出“军创慈善基金”一半资金用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支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党员服务队,在特殊时期就应该担起责任,冲在前面。”雷新报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屹辰 文/图 通讯员 岳小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