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草莓上市时节,在南海新区万和七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大棚里,工人们全副武装,口罩、手套、帽子等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彼此隔着很远,细心地采摘着草莓。
“特殊时期,我们有规定,工人们之间的距离要超过10米。”公司技术员刘万波说,44个大棚均已恢复生产,工人凡是进出厂区,口罩必不可少,还必须要在门卫处进行消毒、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每天还得进行严格排查,确保万无一失。
草莓大棚里,红色、白色、粉色等各色草莓鲜艳欲滴;分检车间里秩序井然,刚采摘的草莓在流水线上被包装成精美的礼盒。为减轻疫情对草莓销售的影响,企业不断拓展销路、扩大市场。
万和七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卫说,目前,他们拓展了线上销售渠道,部分草莓发往北京、深圳,同时也在拓展本地市场,和威海本地大型商超对接,在企业市场调整和政府的帮助下,目前每天的草莓销量能有2000多斤。
不止万和七彩,南海新区城乡均衡发展样板片区内,农业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复产,正在积极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备耕。2月19日,在南海新区万鑫畜牧有限公司的素梨膏包装车间,工人穿戴好口罩和手套,对梨膏进行打包、装盒。“我们这两天抓紧包装好这5万份总价值30万元的梨膏,尽早捐赠到抗疫一线。”公司总经理蔡永明说。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有机梨种植的现代农业企业,万鑫畜牧一直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持续不断接到订单,2月13日就已复工复产。在企业仓库里,一箱箱韩国高新梨摆放整齐,工人们每3人一小组,分散操作,进行挑拣、贴标、打包。“由于受疫情影响,北京、上海等地的订单出不去,近期只往厦门和深圳的高端商超送货,同时每天都为省内商超供货,每天的出货量有4000公斤。”蔡永明说。
在万鑫畜牧的种植基地里,一眼望去,梨园里一片宁静。蔡永明念叨着:“防控不能放松,农时也不能耽误,马上就到了追肥、修剪枝桠的时节,我们已全力复工,等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这片600亩的梨园定会花白如雪。”
这边的梨不愁卖,而景翔果蔬的滞留蔬菜却让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杨华军犯了难。现在的景翔果蔬,5个蔬菜大棚生机勃勃,但受疫情防控影响,蔬菜的销售渠道变窄了。杨华军说:“今年物流受疫情影响严重,很多蔬菜走不出去,多亏了政府帮忙对接当地市场。”
原来,得知企业蔬菜销售受阻后,小观镇政府抓紧与企业对接,摸透企业存在的困难,并积极与当地商超等对接,帮助拓展销售渠道,解决了合作社蔬菜销路问题。
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南海新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序组织城乡均衡发展样板片区内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安排驻厂员与企业密切对接,帮助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企业做强、产品做优,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农增收致富贡献力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徐子惠 文/图 通讯员 王晓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