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疫”线暖闻丨谢谢舍“小家”为“大家”的您

2020-02-21 编辑: 宋倩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是父亲亦或是母亲,丈夫亦或是妻子,儿子亦或是女儿。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威海检察人,“穿上检察服,就担负起一份责任。”他们这样说。

      疫情当前,威海检察人,毅然舍弃“小家”的团圆,肩负起守护万家平安的重担,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逆行夫妻为爱坚守

      柳英华是乳山市检察院检察官,丈夫姜建宁是乳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夫妻二人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常常加班到深夜才能回家。因为没时间照顾儿子,柳英华便暂时将他寄养在姥姥家,已经10多天了。

      原来,疫情发生后,柳英华主动请缨协助社区前往居民家中开展疫情排摸、核查举报、防疫宣传等疫情防控工作。摸排任务结束后,她又参与了对重点人员的管控,24小时盯防。当得知单位路口执勤不足后,柳英华又放弃休息时间,请战到一线路口参与执勤。

      问到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忙碌时,柳英华的回答很简单,“我没想那么多,因为单位从外地回来的同事需要居家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其他好多同事都在执行别的工作,我看路口执勤人手不够,想着能多分担就多分担一点。”

      因为本职及防疫工作的忙碌,夫妻二人没时间去看望老人和孩子。有时候想他们,柳英华就在上下班路过母亲家时,向楼上望望,偶尔能看见姥姥带着孩子在阳台上,然后抽时间说上几句话。就这样,一段时间一家人只能遥遥相望,互相说上几句叮嘱的话,聊以缓解思念之情。

      “妈妈,今天是情人节!”2月14日当天,再次路过母亲楼下时,儿子这一声稚嫩的问候让柳英华瞬间红了眼圈。是啊,以往的情人节,柳英华都会和儿子、老公一起度过,但是今年她忙得忘记了时间,忽略了家人。“疫情当前,我们必须舍‘小家’为‘大家’。”柳英华没有丝毫犹豫或后悔。

      办案暖男一线抗“疫”

      王飞,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检察院干警,80后小伙,该院第二检察部的暖男担当。此次疫情防控中,他执勤、办案丝毫不松懈,两手齐抓,两手都硬。

      疫情爆发后,王飞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环翠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四名同事一起,组成了环翠检察突击队,看护威海市西大门——双岛收费站卡口,开始了24小时不分昼夜、无缝隙的四班倒生活,被同事戏称为“双岛卡点‘门神’”。

      “我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引导进入威海市的外地车辆进行检测、登记,劝返不符合进入条件的车辆;同时还要保证涉及疫情的特殊车辆快速检测、放行。”王飞介绍说。从正月初六开始,每天20时至次日凌晨2时,王飞敲开了一扇又一扇车窗,一次次问询、一回回检测,手中的测温枪也因为室外温度接近零度导致失效而换了一把又一把,他却丝毫不松懈,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一次,在检查一辆鲁K牌照的车辆时,车内四名人员均称家在威海,却又快速摇上车窗试图离开,因为职业敏感,王飞与同事再次拦停车辆,详细询问对方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四人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最终调查发现,车内人员均不是威海籍且没有固定住所,不符合进入条件,于是,王飞和同事们耐心将他们劝返。

      疫情当前,值守毫不含糊,但本职工作也没有耽搁。期间,王飞受理了一起票据诈骗罪案,考虑他已连续多日奋战在防疫前线,部门主任提出将案件交给其他检察官办理,被王飞婉拒了。因逮捕案件时间紧,五个工作日必须审结,目前无法前往看守所当面讯问犯罪嫌疑人,院里副检察长许作秀立即与威海市检察院技术部门、驻所检察室多次沟通协调,启用远程讯问设备,并多次调试。

      远程讯问需要全市统筹调度,预约在2月6日下午,当天王飞一直值班到下午2点,来不及吃口热饭,便奔回单位。最终,案子在时限内顺利审结,并做出了批准逮捕决定。

      王飞和同事们坚守岗位,也获得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认可。2月1日晚,爱心车主为双岛卡点执勤干警送来了消毒酒精。12日晚餐时间,吾德拉面的工作人员开着箱车,把拉面设备拉到了双岛卡点,给干警们现场制作了拉面。捧着热气腾腾的拉面,王飞心里充满了感动,“感受着大家关怀的暖心,坚守着抗疫的初心,坚定着打赢抗疫阻击战的信心。”王飞说,“还有什么比大家的认可更让人开心的呢?”

      第一书记值守担当

      于亮亮是威海市人民检察院派驻到荣成市荫子镇于家泊村的第一书记,春节期间,当看到武汉疫情的消息后,他便隐隐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1月27日,正月初三,接到上岗通知的他告别了父母妻儿,第一时间赶回村里,与村书记、村两委一班人按照各级安排,研究、落实疫情期间防控工作,与村网格员一起对村里四个进出路口进行封堵,排查进出村人员、车辆,对办公场所、各个街道和垃圾分类进行消毒,并安排专人对中间主道南北路口进行值守,做好登记每天向镇上汇报疫情防控情况……

      在此期间,一班人共排查出了4户、9名外地人员,均已登记上报并告知他们居家隔离观察,还成功劝返了从河北来村探亲的一家四口,劝阻了想要离村去给外孙过生日的老两口,确保不因人员进出而给村里带来疫病隐患。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确保全村100多户村民的安全,就是对前线逆行者们的最大支持。”时刻关注疫情消息的于亮亮感慨说。

      一天,一位村民的痛风病犯了,家里常备的两种治痛风的药也没有了,周边也没地方买,怎么办?正是疫情防控期间,不让村里人外出,于亮亮便跟村两委商量,自己开车到隔壁乡镇去给村民买回了两种治痛风的药。收到药后,村民感动地直跟他“谢谢”。

      于亮亮的无私付出也换来了村民的感恩。几天前,天气突变,下起了雪。15号中午,村民王大妈提着几个自己蒸的豆饽饽和烙的小饼送过来,对他说:“小于,你不是还没吃饭,这个给你中午吃。”尽管于亮亮不断推辞,老人依然执意把食物放在于亮亮的车上然后离开了。16号早上,村里的志愿者邓阿姨早晨6点多就去往值守点,把值守点南侧200多米的村道扫得干干净净,方便值守人员出入。

      对于村民的这些举动,于亮亮表示特别感激,“大家都在为抗击疫情做着努力。”但令他感动的不仅仅是这些。

      本来村里不计划安排女同志参加值守,但两名女党员却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国家遇到这么大事,我们也干不了别的,值守要坚决参加。”一位村民还特地给于亮亮发来微信说,“看到你们这么辛苦,我也想报名当一名志愿者”。

      于亮亮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数以万计的逆行者在湖北武汉等前线正与疫魔激战,我们这些在后方的人,坚守好自己的阵地,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配合。只要党员和群众团结起来,我们必胜,疫魔必败。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来源:威海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