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王鲁明现场办公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冲击新目标工作时强调:防控不松 加快复工 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2020-02-21 编辑: 谭立勇

    威海新闻网 2月20日,市委书记、市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鲁明到荣成市、南海新区现场办公,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企业冲击新目标工作,强调当前全市疫情防控持续稳定向好,实现全年既定目标任务变得十分紧迫,至关重要。企业复工复产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做得又好又快,防控不松,发展加快,办成事,还要不出事,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市委常委、秘书长侯世超参加活动。

 
 

    在台上苗圃、奥孚苗圃,王鲁明认真了解苗木品种、产量、价格、市场等情况,对企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育苗产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企业继续加大投入,加快土地流转,扩大苗种规模,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在华鹏玻璃,王鲁明仔细查看生产流程,深入了解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叮嘱企业既要防控到位,又要全速生产,抓好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加快转型升级。在广信食品、浦臣水产、广润水产、明源水产、明泰渔业等海洋食品加工企业,王鲁明指出,荣成海洋渔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海洋食品加工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做大做强,朝着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方向全力冲刺,打造品牌,建立销售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南海新区蓝色创业谷、科技企业加速器、电子信息产业园,王鲁明详细了解园区企业入驻、产品技术工艺等情况,希望现有项目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同时把招商引资与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优势产业集群培育结合起来,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聚群效应。

 
 

    王鲁明强调,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这都是暂时的,只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和中央、省委部署把工作做扎实,战胜疫情指日可待。疫情过后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危中有机,时间不等人。广大企业要审时度势,提早谋划,主动作为,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一天当成两天干,尽快全面复工达产,抢订单、抢时间,满负荷生产。威海中小企业多,虽然规模不大,但活力十足,发展潜力巨大,这是威海最大的优势和财富。要鼓励支持企业冲击新目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抓住疫情带来的机遇,抓创新,抓市场,完善配套,拉长产业链,迅速把规模做上去。一批隐形冠军、细分行业的小巨人、瞪羚企业要带头发力冲刺,实现跨越式、跳跃式发展。防控和发展都是大考,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判断力、应变力和执行力。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半点都不能松懈,但又不能一刀切,一成不变抓防控,要有调整、有差别、有重点,当前的重点就是防输入,而对外地务工人员返威的管控工作又是重中之重,不能怕输入就不允许外地务工人员返回,也不能对返回人员不管不问,一旦出现漏洞,后果不堪设想。这项工作的规范要求都十分明确具体,关键在于抓落实、抓执行,责任压实再压实,决不能出任何问题,谁懈怠、谁出问题,就处理谁,决不手软。当前,外地员工返威力度还要加大,人回不来就无法满负荷生产,复工复产就是空喊口号。包车接人动作要快,敢出手,近的要接,远的也要接,省内省外一起接,员工回来的越早企业损失越小,最好能额外多接回来一些员工。没有走出去的威海籍劳动力,要争取留下来,有关部门要搞好供需对接,多渠道解决全市企业用工瓶颈制约。(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连涛/文 孙大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