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港区

临港区:绘下“春耕图”,种下“新希望”

2020-02-27 编辑: 宋倩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尽管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与春耕“撞了期”,却阻挡不了勤劳的农户抢占农时开展春耕的热情。一场春雨过后,整个临港都“动”了起来,农户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春耕备耕,不负春光,不违农时,共同绘出一幅“农业生产图”。

      2月26日,在临港区汪疃镇祝家英村南,威海樱聚瓦苗木有限公司的砧木圃里,走在前面的几名工人正拿着小锄头为砧木松土,后面四五名工人背着鼓风机清理附着在砧木上的锯末,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在威海樱聚瓦苗木有限公司的砧木圃里,工人正背着鼓风机清锯末

      “前两天刚刚下了一场雨,地湿了,鼓风机不好吹,我们就派人在前面先松松土,再用鼓风机清锯末,让砧木都露出细枝,方便修剪,你看,那块砧木圃已经清好锯末了,工人们正忙着剪枝呢。”威海樱聚瓦苗木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王仙林指着不远处一块砧木圃介绍道。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对于苗木培植而言,更是要抢占“农时”。“3月前要把这240亩的砧木圃修剪出来,忙完了这些,我们还要把繁育圃200亩的苗木起出来。”王仙林说:“4月初繁育圃里的苗木就要发芽了,我们得赶在发芽前,把苗木起出来送到客户的手中。”

在威海樱聚瓦苗木有限公司的繁育圃里,王仙林正在查看苗木长势

      为此,威海樱聚瓦苗木有限公司26名工人全部复工上岗,连续干了大半个月了,忙活着松土、剪枝,王仙林也几乎天天来地里指导。

      在樱聚瓦的繁育圃里,记者注意到,几乎每株苗木上都挂了一个标签,王仙林笑着解释道:“这个是我们给苗木特别定制的‘身份证’,上面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顾客查阅这个编号就能追溯到这株苗木从砧木、接穗以及未来种在那块地里的全过程,这也是我们品质的一个保证。”

    

 在威海樱聚瓦苗木有限公司的繁育圃里,王仙林正在查看苗木长势

      因此虽然受疫情影响,客户不能亲自到地里考察,但订单却丝毫不受影响。“我对我们的苗木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品质摆在那里,今年40万株苗木目前已经销售掉一大半,已经陆续发完全国各地了。”王仙林说。

      这边樱聚瓦的砧木圃里忙着修剪砧木,运送苗木,十多里地之外的文峰采摘园也忙活的热火朝天。

      2月26日,走进文峰采摘园的草莓大棚里,绿油油的草莓叶间,点缀着一颗颗红色的果实,煞是好看,让人垂涎欲滴,棚内几名工人正忙活着给草莓除草、施肥,进行采摘。

在文峰采摘园里,销售经理祝建玲正在为客户采摘草莓

      眼下,草莓大量上市之际,文峰采摘园12个草莓大棚里的草莓一茬接一茬的熟。“工人们除了日常的除草施肥外,还要特别观察草莓定期病虫害的防治。”销售经理祝建玲说:“在病虫害防治上,我们采用的是以螨治螨的方法,通过人工释放捕食螨来消灭草莓上的红蜘蛛、蚜虫等农作物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以此达到环保的效果。”

      在现场,记者还注意到,每两垄草莓间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稻谷壳。“这是我们从外面学习来的,对草莓品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祝建玲解释道,冬季在棚里铺上稻壳,能有效增加地温,而且可以吸潮,这样草莓就不会轻易得灰霉病,有效扶持草莓正常健康生长,最终获得高产,同时由于稻壳中富含硅元素,也能够增加草莓的品质和口感。

      “现在我们的订单是一天比一天多,天天供不应求,电话天天不得闲。”尽管每天忙碌碌的,但祝建玲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忙碌的春耕,丰收的喜悦……在这背后,离不开临港区在乡村振兴发展上的谋篇布局。今年,计划规模流转土地4550亩,新上16个农业产业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加快推进样板片区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除草、施肥、浇水……田野大地上,春潮涌动,温室大棚里,春意渐浓。眼下,在临港区,一幅别样的“春耕备耕图”正徐徐展开。(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妍 文/图 通讯员 杜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