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王鲁明现场督导植树造林和废弃矿山治理工作时强调:掀起植树造林新高潮 打造绿水青山新威海

2020-03-05 编辑: 谭立勇

    威海新闻网3月3日、4日,市委书记王鲁明到环翠区现场办公,实地督导春季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和废弃矿山治理工作,强调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时节已经来临,全市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压实责任,专群结合,全面展开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工作,打造绿水青山新威海,造福子孙后代。市委常委、秘书长侯世超,副市长周永迪参加活动。

 

    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安排部署,计划植树造林6万亩,重点抓好里口山区域植被恢复提升和松材线虫病采伐迹地植被补植工程,对全市408个村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实施环山路及新建通道两侧绿化提升工程。目前,各区市、开发区造林绿化工作已全面展开。

    在S201威东线景观绿化工程现场,王鲁明实地查看项目进展,强调公路、铁路沿线两侧的绿化工作,要注重生态景观效果,高水平规划设计,落叶与常绿搭配,绿化与花化结合,把公路、铁路两侧打造成一道道优美的生态风景线。在星乐公园,王鲁明详细了解规划设计方案、栽植树种等情况,强调要多听取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合理搭配乔灌木,配套体育设施,为市民提供一处生机盎然、环境宜人、功能丰富的休闲运动场所。在仙姑顶区域植被恢复项目现场,环翠区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挖坑、栽树、浇水,干得热火朝天,王鲁明对环翠区提早开始里口山的植树造林、用网格化和责任田方式植树绿化给予充分肯定,强调里口山植被恢复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山体过火后需要恢复的面积很大,山势陡峭植树难度大,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专群结合,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植树造林,尤其要提高陡峭山体、土层稀薄地带植被的成活率,争取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全面恢复里口山郁郁葱葱的绿色生态山林风貌。在华夏城景区提升项目、嵩山街道五家疃村石窝剧场,王鲁明与企业、镇村负责同志深入交流,强调要将植树造林与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文旅产业结合起来,统筹谋划,高点定位,专业设计,连片打造,做出精品,实现生态改善、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多重目标。在里口山矿山治理项目现场,王鲁明对照治理效果图,现场研究解决问题,强调每一处矿山、石坑都要列出进度表、施工图、任务书,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工细作,变废为宝,早日恢复绿水青山。

 
 

    王鲁明强调,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和治理废弃矿坑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要以对城市、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拿出愚公移山精神,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干部群众一起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一起干,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栽种,保证成活,在全市上下掀起植树造林的新热潮。植树造林不能只在植树节当天干,摆样子、走形式,要真干实干,要利用春天黄金季节连续干、抓紧干,常态化干下去,夏天和秋天也要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用锲而不舍的坚持和努力,让大火之后的里口山焕发青春、焕然一新,让威海大地更加春意盎然、五彩缤纷。要继续加强沿海防护林保护修复,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绿化美化,对城市社区、街道也要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取树种,多用当地树种,少花钱,保证绿化效果,打造错落有致、色彩丰富、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园林生态城市。要将植树造林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把生态绿化工程变成惠民工程、富民工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要加强苗木管护,既管栽又保活,松材线虫病也要下功夫根治,让威海的绿水青山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连涛/文 孙大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