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新区

评审防疫两不误,高新区服务发展不停步

2020-03-0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面对严峻疫情,高新区财政评审紧紧围绕管委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两条线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评审项目24项,评审金额1.6亿元,有力支援了高新区内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了民生工程高效运转。

  内控外防,紧抓疫情防控不放松

  思想认识不放松。高新区财政局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及所有入库中介机构,认真学习传达上级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精神,提高防控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做好居住、办公场所清洁消毒,加强个人日常防护,防止疫情扩散。下沉一线战役情。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从正月初三起每天安排专人到福山路218号、仁柳庄、李家夼、金峰塔等多个社区,全程协助社区做好入户摸排、信息筛查、台账建立,对卡口出入的行人、车辆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出入证发放等工作,严格落实小区出入管理制度。转变方式助防控。疫情期间,对各建设单位报送的评审材料,原则上采用电子版形式,避免因纸质资料传递可能造成的接触感染。对于确需存档原件的纸质资料,实行容缺办理、承诺制审核,疫情结束后限期补报。确定审价中介后,评审资料通过“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系统”传送至中介机构系统邮箱。财政评审对评审结果进行电子化审核管理,在做好疫情防控和人员防护的前提下,实现项目评审不停歇。

  工作人员深入小区一线卡点值守



  优质高效,靠前服务助力企业早复工

  2月21日,总投资100亿元、占地500亩的威高生物医药工业园破土动工,计划建设生物疫苗制药、X射线辐照装备、感控气体装备3大项目,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总利税60亿元。据估算,项目建设中将开挖土石方150万方,受现场条件所限,多余土石方运往何处弃置堆放,成为了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为破解难题,管委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调度,要求统筹考虑,借助双岛湾、科技新城项目储备用地及市政道路填土需要,变“弃”为“用”、变废为宝。财政部门闻令而动,迅速出击,第一时间联系双岛湾、科技新城等相关单位,落实土方需求量及地点,当天即安排评审人员与威高集团、双岛湾、科技新城各方对接,详细讨论运输路线,共同确认运输距离,现场见证测绘公司对原始场地进行测绘,在化解威高难题的同时,实现了从弃土到用土的有效衔接,实现了政企双赢。

  入驻医疗器械产业园的优仕铭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模具配件、机械产品、高分子材料、硅胶材料的加工销售,疫情期间拟扩大投入进行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生产。由于前期试生产阶段用电负荷小,以先前临时线路供电,无法满足投产后正式用电需求。财政评审立足疫情防控大局及企业实际需求,调度专业人员全力推进,借助以往项目材料价格信息库,仅用时一天就完成配电线路改造评审。此外,电子产业园奎科净化车间、青年中心室内装修及室外景观、国家(威海)创新中心8#展厅装修等一批重点配套项目也于疫情期间相继评审完成,有力保障了我区企业发展及经济运转。

  威海火炬片区工业园青年中心



  紧急调度,不折不扣全力以赴保民生

  针对重要民生工程,创新思路,紧急调度,采取特事特办原则,绝不因疫情而影响服务时效。作为精致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2020年高新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被列入国家专项资金扶持计划。项目投资4200余万元,含西文化小区、昌鸿小区、云鹤山庄、奥林小区等8个老旧小区,范围广、时间紧、内容杂,关系到上万名群众切身利益,且前期资料不尽完善。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财政评审主动联系建设局、市政局、怡园、田和街道办事处,提前介入,逐个小区踏勘现场,讨论优化方案,并安排中介机构加班加点编制清单、核实材料价格,调整原报不合理套项取费,在正式资料送审后不到一周,即完成全部8个小区评审,顺利转入招标环节。世昌大道过街天桥工程,位于大润发世昌店以东,长46米、宽5.3米、净高5米,计划6月底前完工,建成后将极大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主干路通行效率。由于工期紧迫,财政评审在接到资料后立即着手进行评审,牢牢抓住钢箱梁、钢梯道等影响造价的主要内容,重点突破,精准询价,并纠正原报措施费、定额套项中的不合理内容,用时4天完成评审,审减造价31万元。

  高新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世昌大道过街天桥

  (来源:高新区财政评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