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280人“跨企上岗”,“共享员工”这样成就双赢

2020-03-06 编辑: 宋倩

      福喜(威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一早就达到了复工复产的条件,但是外地员工短期内无法返回上班,导致公司屠宰加工产能不足之前的60%,年前的订单,本地员工加班加点也干不完。

      面临着用工短缺的巨大困难,可把福喜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万宇急坏了,“我们本来只能寄希望于新招聘员工,没想到政府出台了好政策,用‘共享员工’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2月中下旬,福喜农牧与海天集团达成合作,从海天集团抽调员工280名,培训后正式加入到加工一线。在此期间,员工们的工资、社保费用由福喜农牧承担,海天集团则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工作补助。不仅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福喜方面短期员工不足、产能减少、经济亏损等问题,也极大程度地缓解了海天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压力。

      “现在,我们的产量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张万宇说,疫情结束前,双方会长期保持这种“跨企上岗”模式,直至双方员工陆续返回岗位,一线员工无障碍衔接。

      为进一步解决企业短期用工难问题,我市探索推行“共享员工”的新模式,统筹协调急需用工、员工富余及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业等相关企业,引导供需双方对接合作,建立员工余缺调剂机制,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和困难。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完善“互联网+”培训模式,引导企业职工和各类就业创业群体通过网端、手机端参加线上理论培训,实现“停课不停学不停训”,确保职工上岗后能够满足相关工作要求,助力企业复产复工和经济社会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蔡君君 实习记者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