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通风消毒不留死角,制定错时下课、错时就餐等防控规范,储备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
连日来,我市各学校未雨绸缪,扎实做好开学前环境卫生、防疫物资储备、健全完善防护设施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绝对安全。
严格防控规范,无预案不开学
3月5日上午,记者在翠竹小学走访时发现,学校门口道路被划分为一五年级、二四年级、三年级等3条检测通道,相互间用线隔离开来。“这为了防止开学后学生进入校园拥挤在一起而特意设置的检测通道,届时,学校会在校门口设保卫组、查询组、疏导组、测温组、消毒组、协调组6个工作组执勤,确保进入校园的师生都是健康的。”翠竹小学校长江军说,从入校管制开始,到课间管制、就餐管制、出校管制等,学校都制订了严格的疫情防控规范。以课间管制为例,学校实行错时上下课,错时上卫生间,错时开展大课间活动制度,疫情期间不设统一铃声。学生课间休息一律在各自教室,上卫生间时需沿着走廊划线靠右侧分开行走,分批分开到指定卫生间。
翠竹小学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进校路线。
威海一中也制订了严格的疫情防控规范。如就餐管理实行错时下课、错时就餐制,学生就餐时要拉开餐位距离,单向就座用餐。此外,为尽量减少用餐滞留时间,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实行简餐,餐厅仅提供10元标准套餐,公共餐具和饭菜统一由工作人员分发,禁止自行取用。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已建立自上而下防控工作体系,出台《威海市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规范》,从开学前准备、开学组织、开学后管理、统筹教学安排四大方面周全细致考量师生体温监测、校园消毒清洁、食堂集中配餐和错峰用餐、垃圾清运、因病缺勤病因追踪、个人防护和卫生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操作规范,坚决做到无预案、无规范不开学,稳妥应对开学后各项防疫工作。
定时通风消毒,织密卫生安全网
3月5日11时许,城里中学工作人员正在对保安室、走廊、卫生间等现阶段有人员出入的地方,进行日常通风、消毒。早在一周前,校方组织人员对学校的教室、食堂、办公室等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集中通风消毒。
“待开学时间确定后,还会对学校进行多次彻底、不留死角的通风消毒。学校开学后,通风消毒将成为每天的常规动作,覆盖全校各个角落。”城里中学相关负责人说,学校已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制订了严格的消毒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消毒杀菌彻底。
城里中学安保人员定时为进出校园通道进行消毒。
开学后,城里中学的学生在餐前餐后、去洗手间后也会被要求严格按照科学手段洗手消毒,目前校园各洗手池旁都配备了洗手液、香皂等。同时,学校还设置了多个废弃口罩专用桶,严防废弃口罩外流。
“目前,我们已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学校按要求对办公区、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校园内重点场所进行集中清洁消毒,提前做好空调系统的检测、消毒工作,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扎实做好开学后校园卫生方面准备。”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各学校将坚持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指定专人具体负责信息报告及信息监控工作,及时汇总疫情防控工作信息,每日向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备足防疫物资,健全完善防护设施
“这是防疫物资储备室,存放了口罩、额温枪、洗手液、医护服、护目镜等;这是危化品室,主要存放消毒液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防疫物资。”3月5日上午,望海园中学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早已备足的防疫物资,“有了它们,学生的健康就有了保证。”
望海园中学新设的红外热像测温仪。
除了额温枪,望海园中学还新安装了一台红外热像测温仪(安检门式),学生穿“门”进入学校时,上方可迅速显示出每个人的体温,不用停下。如果体温高于指定温度,仪器会立刻报警。
荣成市第一中学和荣成市实验小学也早早做好防疫物资储备,设置了专用库房,两校储备的防疫物资包括医用口罩、84消毒液、消毒洗手液、体温计、喷雾器、应急药品等等。两校还设置了临时隔离观察室,如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会在第一时间做好隔离防护。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全市中小学及驻威高校开学后校园人群聚集密度高、防疫物资需求量庞大的特点难点,在统一调配、各学校自筹基础上,广泛动员家委会等多方力量,积极对接红十字会、民政等部门和慈善团体,争取社会捐助,充实防疫物资储备,不断提高校园防疫物资保障能力。
据了解,我市还全面核查了208所公办中小学校及职业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组建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督导各学校做好开学前校医配备等保障工作。加强重点人员防控知识培训,开学前,将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视频培训班。(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文 王茂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