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3月1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海波到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调研,研究推进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要求持续拓展“1+4+N”创新平台体系,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框架,推动强强联合、深度合作,加快打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让更多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在威海集聚,把创新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副市长周永迪参加调研。

围绕打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我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按照“事业单位+公司制”的模式,组建威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暨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依托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山大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等4个重大创新平台,鼓励和引导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以互相参股、互动融合的方式加入,构建“1+4+N”创新平台体系。目前,威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成功获批山东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正在加快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孵化能力。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正计划与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共同建设工信部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心,并设立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威海分中心,在威海打造由工信部部署7所高校院士及专家团队引领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同时,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正在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品实验检测中心、山东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及海工装备产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实验检测服务。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目前已启动11项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正在加快建设医疗领域共性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成功获批山东省大学科技园,将着力建设新材料研究院并大力培育创新企业团队,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山大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已完成科研产业化场地规整,正加快推进特种纤维与复合材料等3个创新中心建设。


张海波来到工信部创新成果产业化中心和电子信息产品实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中心的运营模式、职能定位以及技术研发实力,并实地查看专家公寓、产品检测实验室等设施建设情况。张海波说,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是“1+4+N”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板块,这几年,中心积极探索推行“部、企、地、研”合作模式,整合众多创新资源落户威海,进一步丰富了威海的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重大创新平台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发挥平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能够有效聚集更多创新团队和创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把创新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高新区承担着推进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的具体任务,要广泛对接各类创新资源,通过模式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推动强强联合、深度合作,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方式来做实“1”、做强“4”、做活“N”。要积极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多出成果,以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和企业,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努力打造产学研合作的密集区、创新发展新高地。(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世超/文 朱春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