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政府买单,1200余家外贸企业“有保险”

2020-03-12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 3月4日,荣成市商务局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促进中心主任张承荣春节后第四次来到荣成康派斯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这次,张承荣为企业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该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赔款已进入赔付程序,80万元的赔付款即将到位。

      “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澳洲、韩国等市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有的买家拖欠货款,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小的资金负担。商务部门主动帮忙联系了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为我们争取到80多万元的赔付款。”康派斯副总经理于辉说道。

      疫情防控期间,针对外贸企业面临买方取消订单、拒收拒付等贸易风险,我市商务部门加强外贸形势研判,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联合中国信保威海营业部通过“全线上”方式协助企业办理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政府统保政策,可以帮助出口企业规避买家风险,投保后的外贸订单如果遇到买家拒收、拖欠或者无力支付等风险,在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将获得80%赔偿,最高可达15万美元。”据中国信保威海营业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家企业加入了省级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主要对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出口企业,由政府全额出资购买信用保险,将有效缓解企业因疫情影响所遭受的买家违约带来的经济损失。

      威海劲鑫进出口有限公司不久前也收到了15万美元的赔款,赔款金额达到了企业保单项下的最高赔付上限。这让原来面临周转困难的企业经营一下子活了起来。

      “不到十天就完成理赔,跟救命稻草一样,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企业也有底气。”劲鑫进出口总经理张美凤介绍,如今,该企业已经开始为新的订单采购原材料,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复工复产。

      除了落实保险,我市商务局积极对接省商务厅指派律师团队,成立商务法律服务工作小组,在微信建立“威海市应对疫情商务法律服务群”,为我市400多家企业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同时根据企业需求,扩大服务群职能,邀请区市、中信保、海关、人社、仲裁委等业务人员、专家参与,建立全方位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信息共享服务。(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刘兆阳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