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偏远农村百姓看病不方便,一边是执业药师存在缺口。随着我市山东燕喜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山东迪沙药堂连锁有限公司自建的远程审方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对矛盾,正和谐有序的统一起来,我市也由此成为全省首个建成并启用远程审方服务的地级市。
百姓家门口审方仅需1分钟
最近,草庙子镇上河小镇小区居民王学安经历了一次不同以往的购药经历。
拿着开有罗红霉素的处方走进楼下药店后,他像往常一样陈述病情,准备拿药。此时,十多公里外的迪沙药堂审方中心,这条待审核处方迅速出现在执业药师王凤芝面前。查看患者基本信息、比对药方和主诉症状……她全神贯注坐在电脑前,熟练地进行审方手续。1分多钟后,一纸显示“审核通过”的电子处方笺就返回到了王学安面前。
罗红霉素等处方药是王学安家的常备药物。此前,因为楼下药店没有执业药师坐班,他每次拿药都要走一趟镇卫生院,岁数上来了,总觉得有些折腾。如今,一个远程审方帮了他大忙。“家门口能拿上处方药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过,同样是拿着处方来拿药的文登区张先生,却在燕喜堂药房拿药时,被燕喜堂远程审方中心执业药师马鸣宏“挡”了回去。
为啥不能开药?张先生很快接到了远程审方平台马鸣宏的视频提醒:“您要开的三种抗压药有一种是利尿的,根据您的主诉病情,我建议撤掉这种,对缓解高血压更有好处……”
这不,吃了一个疗程,他已经来燕喜堂“报喜”了:一年多没降下去的血压,现在明显下降。“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之前吃的都是‘糊涂’药。”
马鸣宏说,其实并不是有什么“火眼金睛”,审的多了,即便处方上信息不多,他也能从中发掘出不少新内容:“一看性别二看药。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春节期间酒局多,如果某位男性病人要开头孢类药物,我们就会打个电话,告诉他这种药和酒一同服用的后果。”
这样便捷、精准的“对症开方”,正出现在越来越多百姓身边。
远程审方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后,我市服务“版图”每天都在变大。眼下,我市已根据人口聚集规模、密度划分出12个城区区域和64个农村区域,这些地处偏远,药店又无法配置执业药师的百姓,将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合理、安全和科学的用药服务。
执业药师技能“连级跳”
远程审方中心让百姓家门口拿上处方药,也为燕喜堂远程审方中心执业药师何云霞开启了一扇更大的“窗”。
3月12日下午6点55分,距离何云霞下班,还有5分钟时间,此时,她正在审核当天的第447张处方。审核处方这项工作,她算是“熟练工”了,自2014年开始,她就在皇冠四店从事驻店执业药师,不过,当时一个月的审方量和如今的一天差不多。“那个时候,平均下来,一天最多20个。”
何云霞的技能也随着工作量的蹿升实现了“连级跳”。别看干了这么多年的在岗执业药师,她以往见到最多的还是常见病、慢性病处方,自从进入远程审方中心后,术后、重病、肿瘤等处方开始大量出现,“当时就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真是大开眼。”
开眼的背后,是远程审方中心的一天天完善。对何云霞来说,审方中心的变化体现在自己每天可触摸到的工作中。
去年5月份,中心刚刚成立,执业药师只能靠聊天软件打字和患者沟通,审一个处方得10多分钟时间,碰上系统运行卡住,时间只能一再拖延。
7个月后,何云霞远程审方的时候,终于可以不用再看电脑的“脸色”了。摄像头、耳麦等“硬装备”,给远程审方带来了语音、视频功能,审方的时间也跑上了“高速路”——1分钟左右,就能审好一个处方。
不仅如此,到2020年1月,远程审方中心的每台电脑都安装上了指纹系统,审核的每个处方,必须得有执业药师的指纹确认才能发出。这让何云霞工作起来更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指纹系统可以实现审核的药方或者是视频问诊的处方全程留痕。这样的可溯管理,让我们更得对自己的每一个字负责。”
“现在燕喜堂平台每日审方量已经增长到1万张左右,服务器依然稳定,还可以服务更多市民。”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鼓励、指导全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建立远程审方平台,为百姓托起更稳的幸福。(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初佳伦/文 初佳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