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蹬一双笨重的雨靴,穿着一件满是泥点的冲锋衣,左手挎上一篮子地瓜,右手拿着自拍杆直播卖地瓜……3月12日,第一眼见到这身打扮,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姑娘,就是文登区小有名气的“薯西施”——于佳平。
去年一年,28岁的于佳平依托电商、网络直播等方式,销售地瓜达500多万斤。
“是不是没有网红主播的气质?我是真没时间收拾自己。”手指一点退出直播间,于佳平赶紧拍了拍身上的土说,大家这段时间都宅在家里,地瓜订单反而比以往更多了。
这段日子,于佳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处理订单。然后戴好口罩直奔米山镇东下庄村的地瓜窖,安排包装发货,“每天都有四五百单,要发3000斤地瓜,还是穿冲锋衣方便干活!”
别看现在不在意形象,但几年前,于佳平的梦想还是成为一名靓丽的空姐。从当空姐,到种地瓜,转折点在2016年。
那年,主修空乘专业的于佳平大学毕业,正准备开启向往已久的空姐生活。没想到家人却投出“反对票”,希望她能留在家乡文登发展。
恰好自家地里试种的烟薯25号迎来丰收。当时,烟薯25号还属于新品种,无人问津。眼看着几千斤地瓜卖不出去,于佳平索性“揽”下销售的活儿。
她买了一台烤地瓜机,在自家烧烤店里卖起了烤地瓜。经过烤制的烟薯25号,甜到流油,刚一推出就迅速走红,慕名购买的客人越来越多,一台地瓜机烤出的地瓜竟不购卖的。不到两个月,地里的地瓜卖出去一大半。
看到商机的于佳平,萌生出全职卖地瓜的念头。跟父亲商量后,于佳平决定扩大地瓜种植面积,也开发新的推销方式,于是她开始尝试电商,开网络直播,拍摄抖音、快手小视频……一溜操作,于佳平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人送外号——“薯西施”。她因此创立了“薯西施”品牌,主打的烟薯25号成为“网红”产品,订单“爆仓”已是常事。
本以为一切顺利的于佳平,却在2017年遭遇了一场“滑铁卢”——烟薯25号产量虽高,但对储存温度、湿度要求极高。受当时的天气影响,地瓜窖储备的20多万斤烟薯25号全部腐烂,导致直接损失30万元。
眼看着铲车将腐烂的地瓜一车车送走,于佳平认识到,要想念好“地瓜经”,得先入“地瓜行”。
河南、天津、云南……那段时间,只要是盛产地瓜的地方,于佳平都走了个遍。她还向威海市农科院的技术专家请教品种培育、种植起垄、虫害防护等知识。
一年下来,潜心学习的于佳平不仅掌握了地瓜种植、存储等专业技术,还从市农科院找到更好的品种——西施一号。西施一号不仅口感比烟薯25号更好,而且更易储存。
2019年12月,于佳平带着西施一号分别参加在河南省洛阳市和清丰县举办的两届中国甘薯大会,在甘薯口感擂台赛上蝉联冠军。于佳平打趣道:“大会上获得二、三等奖的,不少还是从我这里拿的苗。”
“双连冠”的成绩,让于佳平底气更足。今年,薯西施地瓜种植基地也将从去年的800亩扩大到1500亩。于佳平还带着附近村民一块做大地瓜生意:“土地租给我们,管理、种植我们负责,最后的收益大家来分。”
“佳平,今年俺这地可就跟你种地瓜啦。”“从育苗、种植到收获由我们管着,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就等着数票子吧。”这几天,来找于佳平合作种植地瓜的村民越来越多。
育苗棚里的西施一号绿油油的,东下庄村种植基地的翻土工作都已完成,就等4月开始种苗。于佳平刚发完货,看了看最近的天气预报说:“今年年头不错,地瓜产量能翻上一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李文思 通讯员 张小寒/文 李文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