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棍奶奶”邢秀敏、“有爱早市”、西门外社区……3月2日,2019年度全市“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先进典型名单“出炉”,环翠楼街道在“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均“榜上有名”。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一套完备的义工协会志愿服务体系。

8649人争当义工
大年初四,鸿武社区卡口设立的第一天,居民吕松健在看到公众号“志愿环翠”招募志愿者后,立刻跑来找社区党总支书记姜辉,表达了自己想成为一名志愿者的意愿。
在寒风中“体验”了几天志愿者,吕松健的热情不减。填写志愿者申请表后,他从姜辉手中郑重地接过红马甲,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鸿武社区依托环翠区志愿者服务平台,设立社区志愿服务分队。在疫情期间,不仅在社区公众号上发布招募志愿者的信息,还建立多个招募志愿者微信群。
“疫情过后,各社区将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持续补充线上志愿服务档案。”环翠楼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人武部部长王琳介绍,环翠楼街道义工协会先进的服务体系从“注册”环节便显现出来。截至目前,环翠楼街道有志愿服务队伍21支,参加人数8649人,平均每年开展活动750次。志愿活动内容包括关爱孤残儿童、捐资助学、扶危帮困等。
为更好地提供志愿服务,社区还将在居民聚集区打造集报名、管理、服务于一身的“义工驿站”,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真正内化,把志愿服务做出成效、做出亮点,为我市建设精致城市贡献力量。
志愿服务有了“仪式感”
“我立志要将爱传播出去,自愿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奉献友好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建设温暖互助、和善友爱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这段义工协会的誓词早就印刻在“正式义工”吕针喜的心中。
对她而言,1月5日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日子。当天上午9点,吕针喜来到环翠楼街道2020年义工晋升制度启动仪式暨胜利社区第五届“有爱早市”活动现场,在众多志愿者的见证下,从“见习义工”晋升为“正式义工”。
此次荣获“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的“有爱早市”活动,就是义工协会下设的胜利社区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的。自去年7月开始在胜利社区试点,义工协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除体验义工、见习义工外,所有志愿者都在本社区建立服务档案。服务档案详细记录了志愿者做的所有志愿服务活动。每月第一个周末举行晋升仪式,由社区五星级志愿者及义工协会负责人颁发授予,大大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使命感。
截至目前已举办7期志愿服务,共有120家共建单位参加此项目,受益群众达7000余人次。
今年,义工协会还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打造30个各具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将18个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擦亮义工协会品牌,开启新的“篇章”。
献爱心“解锁”更多福利
“打扫卫生”记1个积分,“为高龄老人庆生”记1个积分,“扫雪”记2个积分……在环翠楼街道西北村社区,有一个特殊的银行——“爱心储蓄银行”。它专为社区居民而开,但存取的不是金钱,而是对社区的奉献。
“只要你来做志愿活动,我们都会给你开一张‘存折’。”西北村党总支书记李艳军拿着一张精致的“爱心存折”笑着说,在西北村社区,义务打扫社区卫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关爱照顾社区高龄老人等志愿活动,都可以折算成积分,存进“爱心银行”里,变成一笔笔“爱心存款”。这些“爱心存款”可以“提现”,兑换成自己想要的物品或服务。
除了西北村社区,环翠楼街道的其他社区也设立了“爱心银行”,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多种兑换形式。不仅吸引了广大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让社区更和谐。
“爱心银行”、义工星级服务奖励机制等举措,大大激发了社区居民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义工协会还设有不同等级的培训,让社区人服务本社区,真正打通社区义工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民学校”是其中一大亮点。自成立以来,“市民学校”不断提档升级,提高准入门槛,针对性优化课程设置。目前,服务时长达到三星级的志愿者均可免费入学,学成后,志愿者们便可“解锁”更多的志愿项目,更好地服务他人。
“我们将继续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核心推动作用,坚定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坚持把服务、解决广大群众在社会文化、道德、生产、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让文明实践活动被群众接受,受群众欢迎。”王琳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宫子媛)
签审:张军涛
复审:谭立勇
编辑:张 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