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未结束,但威海市创新技术对接转化服务平台的线上线下对接活动已经开始。平台自去年运行以来,充分发挥威海市总工会的组织优势和驻威高校的科研资源,各类企业发布技术需求100余项,驻威高校发布300余项科技成果,平台将企业发布的技术需求匹配给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线连线、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已有23家企业提出的26项技术需求与5家驻威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平台积极促成有合作意向的双方实地走访考察、商谈合作。
1月份,平台组织了山大(威海)、哈工大(威海)等高校专家实地走访威高骨科、双丰韩柏、捷普打印机、双丰物探等企业,就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开展校企对接。
3月下旬,随着疫情的好转,平台陆续启动了“专家进企业”、“企业进高校”等形式的线下精准对接活动。
3月27日,平台组织创新创业园副总经理石景卉、哈工大(威海)信息学院于海燕副教授走访双丰物探设备有限公司,就企业提出新产品研发的技术需求深入商谈技术对接合作事宜。企业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合作意向,希望能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高校专家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研发实力和研发成果。双方将就具体技术细节进一步对接。
3月29日,平台组织山大(威海)机电学院毕云峰副教授走访南海碳材料有限公司,就多点位石墨双极板厚度检测等技术需求进行洽谈。目前专家已提交解决方案,双方正在进一步沟通合作。
3月31日,平台组织创新创业园副总经理石景卉、材料学院徐鸿博副教授走访华菱电子有限公司,就电子封装材料等技术需求进行洽谈。企业介绍了基本情况和具体技术需求,哈工大专家介绍了学校电子封装系的基本情况,包括高端人才学者,在电子产品的制造、封装及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针对企业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建议。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借助创新平台与哈工大深入对接,探讨多领域合作,并希望与学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威海市创新技术对接转化服务平台凭借完备的智能数据库和完善的服务运营体系,得到了企业和高校的一致好评。今后,平台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涵盖专业资源广、大数据匹配精准、对接转化效率高、解决技术难题成本低、不受地域空间限制等优势,力促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搭建起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专家人才和企业技术对接转化的桥梁,为助力威海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威海工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