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翠区

“80后”援鄂医生仪庆春:出征武汉,我从未后悔!

2020-04-08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在回到家接受采访时,威海卫人民医院援鄂医生仪庆春说了这样一句话:英勇就义易,慷慨赴死难。在一个多月的方舱医院奋战中,每天都要直面传染性极强,有致死风险的新冠病毒,拥有血肉之躯的他坦言也会害怕,但自己是一名新时代的白衣战士,当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就应该做那个敢与死神抢人的勇士。
  白衣执甲,逆险前行!作为一名“80后”,这段以生死博弈的援鄂经历,给了他最辛苦也最难忘的回忆。他说自己从未后悔过,“如果有下次,我还会冲上去!”
  白衣就是战甲,医生也是战士
  春节前后,疫情形势如火,救援刻不容缓。得知国家号召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的消息后,身为威海卫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的仪庆春第一时间写下请战申请,希望院领导把他排到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要披上白衣战甲,出征武汉!
  经过反复认真遴选,院党委决定,派遣仪庆春,代表环翠区和威海卫人民医院驰援武汉。他加入了12人的威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小队,同时光荣地加入了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
  2月9日,仪庆春与其他几名医护人员一同出征。初到武汉时,武汉汉阳方舱医院刚刚建立,仪庆春一边适应新环境,一边迅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规章制度。新冠肺炎最新版的诊疗指南、各项防护制度、各种防护操作流程……为了患者与自己的安全,仪庆春像学生一样认真学习每门“功课”。
  2月15日,仪庆春正式进入汉阳方舱医院,成为威海支援武汉医疗队伍中第一位进入汉阳方舱医院的队员。当天,他分管7到12单元的患者,为减少交叉感染,防止患者多人去护士站询问反映问题,他在分管的每个单元舱选出一位代表,将患者诉求收集后报给负责的医生护士,以便更好解决患者问题。
  每次入舱,从穿上到脱下防护服要持续十个小时左右,湿热憋闷、头晕无力、恶心呕吐都是常见反应。物资有时供应不及时,就少吃一顿,少喝一口水,少去一趟洗手间。人员最初也紧缺,他就服从安排,在医生、后勤、保洁等角色中来回切换……这些仪庆春都忍下来了,在他心里,患者的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你桑心个撒子嘛!”工作的辛苦挡不住仪庆春的乐观,他还学会了这句地道的武汉话,这是有次他听一个乐观的病人安慰病友时学会的。“患者这么乐观,我们医生更要给足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在认真完成各项治疗的同时,仪庆春还和病人做朋友,协助梳理患者情绪和压力。他还和同事一起完善病历,详细记录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为及时控制疫情提供大量翔实的医疗资料。
  在分秒必争的救治工作之余,仪庆春坚持写战“疫”日记,记录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在到武汉的第16天,他在日记里记录了自己负责的病人出院的经历:“虽然很辛苦,身体会有不适,但是心情却无比轻松,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康复出院,我们的付出终究都是值得的。”
  他的战“疫”日记饱含正能量,言语朴实却打动人心,写的是作为医生最朴实且珍贵的愿望——希望出舱的人越来越多,春天可以早日到来。“我们所有医护人员的心理是一样的,看到患者一个个康复出院,每天播报的疫情趋势一点点向好,就比什么都高兴。”仪庆春说。
  家乡的支持,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4月1日上午,当乘坐大巴从隔离地驶回威海,仪庆春开心得像个孩子,竟隔着玻璃朝外面不认识的老乡挥手打招呼,“看见‘双岛’俩字就感觉到家了,看见路上鲁K牌照的车就亲切不已。”
  家乡对于一个离乡的人是意义非凡的。在武汉与病毒日夜赛跑搏斗的那段日子,除了心中沉甸甸的职业责任感,一直支撑仪庆春忘我工作的,是来自家乡的支持,亲友及领导同事们时时的关心与问候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仪庆春的爱人赵方方是他的大学同学,后来又成了他的同事,现任威海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对于爱人的理解,仪庆春感动且欣慰。
  “出征前他与我商量过,我是支持他去武汉的,同为医生,我很理解他的决定,但是又非常担心他。在家里,我对前线一无所知,不知道他在那里过得好不好,防护到不到位……”说到这里,赵方方情绪有些激动。丈夫出征后,她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9岁的儿子和70多岁患有高血压的父母。每次儿子问她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时,她心里都是沉甸甸的——那时候,谁也无法预料这场战“疫”何时能稳定。
  好在,单位的关怀为赵方方缓解了不少压力,“医院领导很体谅我,为我减免了一些工作,让我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家人。”同时,院领导与同事也时时牵挂着前线的仪庆春,经常打电话,发微信,大家都在关心着前线“战士”的最新情况。
  “院长每周都会给我来个电话,他说就想听听我的声音,就想知道我平安,像家长一样关心着我……”思及此处,仪庆春的眼眶悄悄红了。在那段不问归期的日子里,来自领导和同事的远程慰问仿佛镇定剂一般,让他更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与信心!
  最大的心愿是疫情早日结束
  从武汉返程时,仪庆春特意带走了一个“吉祥物”——一个装着中药材的小香囊,他将它挂在背包上带回了威海,留作纪念。那是方舱医院统一配发的药囊,里面装的是一些驱疫气的药材,有保平安的吉祥寓意,也饱含着武汉人民对医护人员的一份祝福。
  仪庆春回忆援鄂细节时说,不觉得自己是英雄,当时只是一个普通医生换了个空间做着应该做的事,现在则像“痛定思痛”。“走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一个多月后能回来,前路漫漫,谁也不知道会走多久,能做的只有每天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但苦累过后,仪庆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在他看来,自己的这段经历更多的是收获与感动。
  方舱医院是新鲜事物,仪庆春凭借较强的接受力和执行力,和来自全省150余家医院的300多名医护一起,迅速进入到战斗角色,以强大的战斗力取得了最后胜利。他所在的援鄂医疗队获得了国家卫健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联合表彰,获得山东省唯一一个“全国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且不说我们收获了武汉人民的感恩,这段经历对我自身的专业发展与人生成长也很有帮助,与其他同仁的交流学习让我成熟了更多,这是一辈子难得的宝贵经验。今后,我也将利用所学继续为我的患者治疗、服务。”仪庆春笑着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疫情可以早日结束,大家都能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来源:中国威海环翠)
签审:孙
  复审:谭立勇
  编辑: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