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污水“通关”有法宝,揭秘“清水工程”背后的秘密

2020-04-10 编辑: 宋倩

      入春后天格外蓝,东山北路将黄海与八河水库划成东西两段,水面上海鸥与海鸭时而振翅时而卧波,荣成市石岛八河污水处理厂各种设备运转不停……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画面,却被一滴污水处理紧密交织在一起。4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走进荣成的企业与乡间,看微生物如何让污水“破茧”。

      摇起“菌落号”船橹驶向大海

      作为污水处理厂的最后一关,八河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也是辖区综合污水重获新生、奔腾入海的“里程碑”。

      而在排放前,这些污水都要经过14道工艺处理,还要经过各种检测,通过环保数采仪将实时数据传送到相关部门接受监督,检测达标后才能“出关”。

      厂区内,白色大罐等各种处理设施一个连着一个,八河污水处理厂厂长王海洲打了个比方:“这种设计就像通关,每道工艺都不能缺失。如果排放的水质不达标,会污染环境,最终得不偿失。”

 八河污水处理厂

      王海洲说,串起整个污水处理的,是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泵站把生活污水跟工业污水抽进处理厂后,污水经过粗格栅、细格栅进入初沉池,初步沉淀后进入综合生化池、二沉池,再经曝气生物滤池、絮凝沉淀池及V型滤池进入消毒池杀菌……处理后达到一级A标准才能排放。

      此时,一滴滴污水圆满“破茧”,而污泥的处理才刚刚“启程”。

      污水污泥先进入厌氧池,经厌氧分解,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等释放出磷。污水再流入缺氧池,利用含碳有机物,将好氧池内回流的硝酸根还原为氮气释放。

      接下来流入好氧池,池中有机物氧化分解,给吸磷微生物提供能量,磷被微生物吸收后富集在微生物内,经沉淀分离后以富磷污泥的形式从系统中排出。厂区用带式压滤机将污泥压块,再通过污泥处置单位进行堆肥处理。至此,污水污泥都有了“归宿”。

      “我们设计日处理综合污水4万吨,目前进水量就2万吨,完全能把污水处理干净。”说话时,王海洲望向大海,只见海鸟嬉戏、碧波如画。

      “就地取材” 让污水“活”起来

      在荣成,同样的“精彩”还在田间地头“上演”。

      走进八河孔家村,鳞次栉比的海草房格外引人注目;向南眺望,平旷的土地上铺满绿色;一条水渠从北向南,潺潺水声串起了农家生活与自然风光……

  

八河孔家村户型污水处理器

      “这条水渠里的水可不一般。”荣成市住建局供排水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江涛的一句话吊起了众人的胃口。究竟怎个不一般?江涛指着一个几乎藏在地下、像半间房大小的水泥长方体说:“秘密全在这里。”

      原来,家家户户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都通过地下污水管道流进这个长方体——户型污水处理器中。在户型污水处理器内,曝气泵持续不断向里面输送空气,培养污水中本就存在的各种耗氧菌,待这些耗氧菌大量繁殖后,再利用这些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浑水逐渐变清澈。

户型污水处理器处理前后对比

      为了让效果更直观,江涛端起两个烧杯,一个盛着浅黄色的浑水,另一个装着清水。“浑的是没处理的,清的是处理后的。”江涛说,其实就是“就地取材”,通过繁殖污水中原有的微生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检测达标后,污水就可以再利用。

      目前,八河孔家村每日处理生活污水近30吨。江涛说,日处理设计要参考实际户数与人数。八河孔家村现有家庭一百多户,日处理30吨的设计完全能满足居民当下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考虑在八河孔家村的地头儿建设拦水坝,方便村民就近取水浇地。”江涛说,下一步,还要在荣成上百个村居推广建设使用户型污水处理器,保护好地表水环境,更不浪费每一滴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姜贝贝 文/图 通讯员 张月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