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乳山体育构建“3+2”机制,推进学校竞技体育攻坚突破

2020-04-11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在山东省委、威海市委相继发出“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动员令后,针对学校竞技体育后继乏力的实际,乳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挖内潜、借外力,全力构建“三项突破+两项保障”格局,激活源头活水,推进学校竞技体育步入高品质发展的快车道。
  加大改革力度 力推“三项突破”
  推进学校体育联赛机制改革,在体育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上力求突破。
  针对多年来学校体育联赛“长于内部竞争,短于外部夺绩”的低水平竞争的实际,充分考虑学校的城乡差异、规模差异等因素,改“各校必赛,统一竞争”为“必赛+选赛,错位竞争”,以充分调动学校的训练与参赛积极性,优化学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机制。
  田径联赛要求乳山市所有学校全部组队参赛,分学段按学校规模分组计绩,以扩大竞技体育人才崭露头角的空间。篮球、足球联赛要求乳山市所有学校各学段必须组队参赛,根据以往各校比赛成绩,实行甲乙组升降赛制,力求通过提高比赛的对抗性促进技战术水平的提升,同时催激各学校的竞争进位意识。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联赛要求千人以上学校必须参加各学段比赛,其他学校选择性参加各自优势项目的比赛,以促进学校挖掘体育特长学生,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健美操、游泳联赛实行重点项目重点部署,从乳山市选调优秀人才集中集训,统一调配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此外,还选择了4-6所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展手球、橄榄球和冰壶等项目的小型联赛,为后续的乳山市普及推广积累经验。
  借力“市队县办”改革,在打造学校竞技体育项目品牌上力求突破。
  抓住乳山市竞技体育学校承接两项威海市“市队县办”项目的契机,在继续厚实自行车项目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落实“项目带动,打造品牌”策略,通过全面选才、优先照顾、重点建设,主动“走出去”,与平度市华侨中学对接,实行橄榄球队“联合办队,共同训练,强化比赛”,借力华侨中学这一平台,通过参加省级高水平比赛打磨队伍,将其转化为竞技体育的龙头高能品牌项目。
  探索试行“县队校办”改革,在提高竞技比赛成绩上力求突破。
  借鉴“市队县办”模式,大力推进“县队校办”探索,根据不同学校的规模、传统优势项目等,将篮球、足球、手球、柔道、乒乓球、羽毛球等竞技项目下放到学校,实行重点项目重点配置重点建设。其中,篮球、足球项目,实行乳山市选才、转学就读,集中乳山市优秀人才组队训练参赛,力求实现成绩突破。同时,依据“人才培养一贯性”原则,还对具有相应特长的体育教师通过组织调配,安排到相应学校担任“县队校办”项目的主教练,建立起“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机制。
  建立“两项保障” 助力突破攻坚
  提升普及程度,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落实体育课程底线管理,加强体育大课间管理,依据学生兴趣爱好,刚性要求学校组建各类体育活动团队、兴趣小组等,将“每天运动一小时”纳入学校评价指标之中,推动学校开展全员性、普及性体育健身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落实“每人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的要求,为学生发展体育特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落实激励政策,提升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配合联赛赛制改革、“县队校办”等政策的实施,推出相关的优秀教练员政策倾斜,除对各项目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体校师生部分待遇外,在业务考核、评先选优、职称评聘方面实行优先考虑,对成绩特别优秀的教练员建立了“一票肯定”制度,激发体育教师争当优秀教练员的积极性。(来源:威海体育)

  签审:孙
  复审:谭立勇
  编辑:刘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