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威海老故事》,我是老王。
上回咱们说到,徐士林为官期间两袖清风,兢兢业业,做过的好事数不胜数,不仅为百姓解决了食盐的问题,是江苏百姓的青天大老爷,也为当时的“文登”(登州)百姓尽了力,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徐士林为当时的“文登”(登州)百姓尽了什么力,又是怎么尽力的。
咱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最爱游山玩水,而且他南巡的时候几次都距离自己老师的家乡登州很近,可为什么“清史”里却查不到乾隆下登州的记载呢? 嗨,您以为乾隆皇帝不想来呀?错啦!徐士林教乾隆读书的时候,讲过孔夫子故乡——齐鲁之地,说过他的老家,秦始皇东巡过的东海边疆。自然是把这些地方描绘得山水秀美,地灵人杰。所以乾隆小的时候就对老师的家乡非常向往。
乾隆做了皇帝以后,十分想到他老师徐士林的家乡一游。于是徐士林每次进京汇报工作,乾隆都不忘跟徐士林提出要去登州玩的想法。皇帝老子是金口玉牙,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是,为何“清史”里查不到乾隆下登州的记载,几次南巡都是越路而过呢?原来全是被徐士林挡了驾。
徐士林第一次没想到皇帝这么提出来,这都当皇帝了,还有这个心思到自己家乡玩,没办法,也不能直接不让皇帝去不是?但是想到家乡贫穷困苦的父老乡亲,皇帝一去必定是一番折腾,便对乾隆说:“登州景色最好看的时候是秋天……”说着,便把胶东的秋景绘声绘色的地给乾隆叙说了一番,乾隆准奏,说秋天一定前往。
其实,皇帝出访,也不都是为了游玩,巡视吏治,体察民情,招贤纳士,寻求治国安邦大计者也是有的。只是绝大多数皇帝老子出访,会给百姓带去很多麻烦,最后是劳民伤财,误国害民。所以,各地老百姓和那些为官清廉、深得民心的地方官,都不希望皇帝到他们那里去。
到了秋天,徐士林进京述职,乾隆又想起游登州的事。好在徐士林早有准备,便启奏皇上说:“为迎接圣驾,我回了老家一趟,没想到那里水旱虫风,四灾为患,庄稼颗粒不收,百姓流离失所,路毁桥断,车辇难行。”说着,从怀里拿出特意准备的一个猪尾巴大的小萝卜,双手呈在乾隆面前,说:“这是我在老家拔的最大的一个萝卜,可见那里的灾情是何等严重!望圣上暂缓东巡登州为宜。”
乾隆一听,立马打消了当年去登州的念想。当即下了诏书,救济登州灾民。其实,那年登州是个好年景,徐士林只是为了护着家乡父老,变着法儿挡皇驾罢了。
没想到,乾隆对到老师家乡游玩这件事,可真是上了心,徐士林做江苏巡抚的时候,乾隆第三次下江南,在江宁府,又对徐士林说:“我漫游了不少举国闻名的名山大川,就是没有到过老师家乡的爬山和留有始皇帝足迹的成山,深为遗憾。”徐士林听了,知道乾隆又要提出东巡登州的事了,这可是乾隆第三次提东巡登州的事儿了,那么这次,徐士林是如何应对的呢?他又能否事如所愿,挡住皇驾呢?
欢迎关注“Hi威海城市客户端”,《威海老故事》咱们下回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