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文登大地,一路绿色风景。这里有着宝贵的森林资源,但也相应承担着不小的森林火灾风险。近段时间,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期,为守护好这道绿色风景,文登区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举”,强化火源管控,夯实应急保障,深入宣传动员,筑起森林防火防控屏障。
300多位森防员点线结合 守紧200余个进山卡口
4月28日,早上6时许,文登区界石镇蒿耩村的小路上传来一阵阵摩托车的声响,声音由近及远,消失在昆嵛山的进山口。
身着工作服,腰上别着对讲机,背着装备包,车上再驮个灭火机,车把一转加个油,大家便驶入各自负责的山间防火通道。山路陡峭,但他们巡山如履平地,少则一年多则十几年的巡山护林,他们早就习以为常。
界石镇紧靠着的昆嵛山,公益林面积11万亩,管护面广线长,早上7点到晚上8点,60位森林防火员在各自负责的辖区内“驰骋”,进行护林防火巡查管护,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整治排除。
每天骑行近40公里,在林区条条防火通道上,森林防火员们紧守着“安全线”;管护区内的2座瞭望塔上,工作人员化身“森林的眼睛”,通过望远镜,扫视着眼前的片区。
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防火就是防人,只有管住人,才能有效地管住火源。近段时间,森林防火进入戒严期,不仅森林内部管控更严,进山口也是“重兵把守”,每个村加派的值守人员加上已有的护林员,保证了山区200余个进山卡口,每一处都有1位护林员严格把关。
在此基础上,文登区还将人防手段构建起的“巡护管面、瞭望管片、车辆管线、护林管点”的联防网络和林火视频监控网络相结合,建成林火预警监测体系,实现了第一时间预警火情、第一时间处置火情。据统计,文登区现建有护林房63处、瞭望塔6座、防火检查站6处,可见光高清林火视频监控10处、太阳能无人值守智能卡口50处、双波段智能林火视频监控4处,建立了天福山森林消防指挥中心和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平台。
目前,文登区共有区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45人,15个镇街和2个国有林场也建立了17支由护林员、林场职工兼职的半专业消防中队,并在4个森林防火重点镇成立了4个应急分队,全区共配备防火指挥车2辆、消防水车20辆、运兵车28辆、对讲机430部、风力灭火机385台、背负式串联水泵20台、远程输水泵6台。各级专业扑火队全员值班备勤,保持临战状态,各种扑火机具、装备保证数量充足,状态良好,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闻警而动,迅速投入战斗。
防火宣传送到田间地头 物资装备上好防火“保险锁”
“大家伙注意了!下面我说个事。区里发布了封山禁火通告,从今天开始到5月底,任何人不经区政府批准都不许进山,咱村的人都要遵守!”4月28日早上8点半,文登区界石镇楚岘村的村头喇叭上反复播放着这段森林防火宣传音频。
界石镇是森林防火重点镇,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宽宣传范围,从早到晚,区里、镇上、村里的广播不间断。“每天早8点到下午5点,每到一个整点,农村IP广播都会响起森林防火的宣传音频,其他时间,镇上、村里也会‘见缝插针’给老百姓提个醒。”楚岘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村村头的喇叭成了森林防火宣传的“最强音”。
走在楚岘村,耳边时刻有喇叭敲着警钟,眼前还有各式各样的森林防火宣传条幅,“群策群防 森林防火有力量”“一棵大树可造千万根火柴 一根火柴可毁千万棵大树”……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时刻提醒着村民,紧绷森林防火弦。
在文登区,各相关部门和镇街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短信等多种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据统计,今年文登区共悬挂横幅200余条,发放明白纸4万余张,短信40多万条。
五一将至,随着游客人数逐步上升,林区、景区森林防火工作将面临新的考验,文登区将继续加大各进山路口、林区墓地、森林景区的巡护力度,在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进山路口、林区墓地、森林景区设立防火检查站。同时,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半专业消防队伍和群众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在现有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葛家、界石、文登营、大水泊、宋村5个重点镇森林防火能力,每镇配备6.6吨消防水车1辆,背负式串联水泵2台及600米水带,并按规定标准配齐其他扑火机具、通信器材和防护装备,为消灭火灾隐患再上一把“保险锁”。
“我们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准备好扑火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加强防火值班和巡逻,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确保不出问题。”文登区自然资源局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文 文登区自然资源局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