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烟柳浓。随着“五一”小长假的开启,“闭关”多日的文旅产业重回“春意盎然”时刻。久“宅”在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踏寻“诗和远方”。但与往年不同,景区错峰、限量、预约开放等成为“五一”出游的关键词,让假日经济在平稳、安全、有序中逐渐回温。
预约制、分餐制成“标配”
拨打刘公岛景区订票电话、确定出游时间、核对姓名信息……作为威海“地标性”景区,每年假期刘公岛总会成为市民出旅首选目的地。但今年想要前往刘公岛开启度假模式,还得多一个步骤——预定门票。
为确保“五一”小长假期间景区旅游接待安全有序,刘公岛景区推行预约制,引导游客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提前实名购票。 “全市已开放的33处A级景区均推出预约订购门票,引导游客分时段游览。”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建立瞬时最大承载量达到25%启动预警机制和最大承载量达到25%报警机制,保证日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
此外,我市各景区还在检票和售票处设置安全距离提示,实行“一进一测一码一登记”制度,实施线下客流管控,防止人群聚集扎堆。同时,各景区也相继增设志愿服务岗,为广大游客提供定时集中免费讲解服务。
景区限流,保障“行”得安心;酒店“分餐”,确保“食”得放心。
桌前摆放着口罩存放密封袋,常规餐具旁多了一副公筷公勺,15人位的餐桌缩减至10人位,餐食尽可能分餐上菜……记者在威海卫大厦A座看到,公勺公筷制、分餐自取等一系列防控疫情的安全措施正成为餐饮业的“新习惯”。
针对游客关心的客房消毒安全问题,威海卫大厦做足了准备:工作人员不仅用3种不同颜色的抹布分别对客房的面盆、浴缸、马桶等部位进行清洁,还用酒精对细微处进行擦拭,空调风口每周进行两次彻底消毒,确保不漏任何角落。
塔山宾馆、海悦建国饭店等星级酒店也花起“心思”,巧解公筷公勺、全面消杀等制度,营造放心出游环境。目前,全市各星级饭店全面推行分餐制,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倡导文明就餐、安全用餐。建立健康码亮码出行制度,实行入住客人实名登记管理,设立临时应急处置隔离场所,确保应急处置及时。
品质游唤醒“假日经济”
漫山的芝樱沿着山坡次第绽放,在青山绿水映衬下美如画卷,不时有游客穿梭其间拍照留念……这个小长假,着实让文登区界石镇晒字村的芝樱花海“火”了一把。
“前段时间总看到朋友晒文登花海的照片,今天终于打卡了。”市民岳丹丹说,原计划小长假去外地游玩,但是担心疫情期间长途旅行有风险,又不想继续“宅”在家中,打卡本土网红景点成了她的首选。
乘着五月的春风,有人选择徜徉花海,有人则迫不及待跨上摩托,在风驰电掣中体验威海的“速度与激情”。
5月2日上午,一支由青烟威三地70位哈雷摩托爱好者组成的“铁骑”方队齐聚威海,伴随着轰鸣的马达声,绕着网红环海路,开启“骑游”之旅。
“能在这里‘骑游’真是一种享受。”站在葡萄滩海水浴场前,作为活动顾问的贾春林忍不住拿出手机,定格下海滨美景。
“五一”小长假前夕,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威海千公里幸福海岸线,策划推出“驾游四季 畅享山海”威海千公里海岸自驾之旅,通过一道自然之旅风景线,一条滨海自驾体验带,带领广大游客感受独属于威海的山海气质与情怀。
为提振文旅市场,市文旅局策划推出“初见威海 春暖花开”春季旅游品牌产品,结合70个打卡点和10项节庆活动,创意设计了初见·桃夭、初见·沉璧、初见·阡陌等五大春季旅游主题和山海自驾之旅、海上采摘之旅、休闲康养之旅等8条春游威海精品线路,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出游的重点选择。各区市、开发区也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文旅资源,推出一批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乡村游、近郊游、周边游、自驾游产品,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需求。(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文 王茂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