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Hi视频 | 威海老故事《一品大员丛兰(一)》

2020-05-19 编辑: 宋倩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威海老故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Hi威海城市客户端讲故事的老王。

      上回,咱们讲述了武术大家宫宝田的精彩人生,有观众在后台留言呀,“老王啊,我说你这能不能挑一个更大的大官儿讲讲”。咱今儿呀,就满足满足这位同志的合理要求哈。话说呀,您听了我讲的《威海老故事》之后有什么意见建议呀,欢迎在客户端后台留言评论哦!我是照单全收,只要意见建议合情合理,我们立说立行,保您满意!

      话不多说,言归正传。今儿要讲的这位大官儿名叫丛兰,位列封疆,官居一品。咱各位,封疆不知道,一品总知道吧。话说这一品,是秦朝至晚清最高级别的官职,封疆呢,就是指封疆大吏啦,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很重。这官儿不小了吧!

      一口吃不成胖子,故事得一点点儿说,今儿呀,咱就从头讲起!

      咱看电视剧或者听故事的时候,都知道,这大人物出生,往往天有异象。就是说长大以后有点名气的人物,他妈妈生他的时候,很可能都不简单。

      所谓不简单,就是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家人总要碰到些异常的事或现象……比如说,咱们大家都熟悉的民族英雄岳飞,他的字是“鹏举”,大家可知道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据说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屋里飞来了一只大鹏鸟,所以取名为“岳飞”,字“鹏举”。

      相传,咱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丛兰,明景泰七年,也就是1456年的大清早出生在文登城北宫村。丛兰出生那天,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这喜得贵子,丛兰的父亲丛春乐不可支,高兴坏了,等到雨稍稍小了一些,就迫不及待地到院外大门上挂剑示喜。明代那个时候,有这么个家中有喜事,就到大门口挂一把剑的规矩。

      这个时候呀,你说巧不巧,文登知县和文登营总兵因为早起公干,突遇大雨,恰好就在丛家门口持剑避雨。见到这家人有喜事,一打听才知道女主人刚刚生了个大胖小子,这两人感觉很凑巧很诧异,“敢情咱俩竟成了一个婴儿的岗哨了”。见是地方的父母官,丛父连忙请他们进家躲雨。这两位大人也是热心的主儿,于是一起走进门来探望小丛兰。这一看可不得了,只见这小孩红光满面,生相不凡,两位大人齐夸孩子将来必有出息,并开玩笑说当个九品官不成问题。

      丛兰的母亲是位农家妇女,没多少文化,也没见过多少世面,一听乐道:“别说九品,就是一品俺也不嫌弃!”谁知丛母不知天高地厚的一句话,竟然说得是那么准,儿子最终真的成了朝中的一品大员,而且是那么的响当当, 成为明朝孝宗、武宗年间的朝廷重臣!

      话说丛兰步入仕途以后,为人正派,有魄力有水平。随着地位的一升再升,可以说是商贾环绕,馈赠不绝,但是他始终保持清廉本性,丝毫不为金钱权势所动,始终洁身自好,居尘不染。在三十多年的宦旅、军旅生涯中,丛兰所立军功无数,并以其忠贞的节操、无私的奉献、杰出的功勋,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片赞誉,赢得了当时正德皇帝的高度信任。据说即使当时皇帝身边的宠臣多次进谗言,想加害于丛兰,最终也没能对丛兰产生丝毫影响。

      1520年,皇帝为了表彰丛兰的功劳,封丛兰为南京工部尚书。但此时的丛兰已经步入老年,不想继续当官。再加上人到晚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丛兰多次上奏表达自己的归隐请求。皇帝一开始并不答应,见丛兰坚持,最终不得不同意。对于丛兰不恋权位、功成身退的高贵品质,满朝文武一片赞誉。用当时的话说,叫“士论高之”。而在官场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的丛兰,深知官场的险恶,所以为后人的安危着想,在临死前定下祖训:“凡是丛姓子弟,将来只能读书,不能当官”,叮嘱后代不要步入仕途。在现在看来,也算是奇人一个。

      那么丛兰从普普通通的人家走出来,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最终成为一品大员的呢?他的童年、少年是怎样度过的,他的青壮年时期又经历了怎样的遭遇?丛兰为什么会给后人留下令人出乎意料的遗训呢?欢迎关注“Hi威海城市客户端”,《威海老故事》咱们下回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