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环翠区打造人才“强磁场”,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0-05-22 编辑: 宋倩

      近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对2019年度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扬,环翠区从全省137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

      得益于优越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开放的人才战略,环翠区成为我市汇聚高端人才的重要高地。去年以来,环翠区突出平台集聚、政策激励、服务精准“三个导向”,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新生态,为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首善之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眼下,环翠区正以空前的力度倾诚招引,才聚环翠的生动画卷正在加速展开。

      引英才,“院士经济”成发展新引擎

      不久前,姚建铨院士领衔的威海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落户威海创新园新一代信息技术科创中心。激光微纳制造、激光医疗、智慧海洋等十个前沿产业项目即将在中心启动一期孵化,为全市产业发展拉开新“极点”。

      院士项目缘何落子环翠?“在这里,我们有大展拳脚的舞台。”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卫华说,“激光技术投入大、成本高,我们最初只看好广东、江浙等地,没想到威海也布局了如此尖端的产业,让我们积累多年的成果有了用武之地。”

      舞台在哪里,人才就流向哪里。抓住这一流动趋势,环翠区倾力筑巢,以超前思维搭建高端创新平台,汇聚招才引智“能量场”。紧扣区域重点产业链条,环翠区按照“一产业一中心”的思路,打造威海创新园和9个专业分中心,靶向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装备、智能控制等领域专家,以平台为“英雄帖”,面向全球广发“招贤榜”。同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建山东大学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校科技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无缝对接。

      除了下足平台“聘礼”,环翠区坚持“一把手”上阵引才,对人才表达满满诚意,同时在人才项目服务上,设立工作专班,逐项制定推进落实方案,全程服务、跟踪推进。

      “求贤若渴,效率至上,这是我最深刻的感受,这个月环翠区领导专程到深圳拜访姚院士,这是地方对科学家的尊重,我们的每一项需求,环翠各部门都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这是对科技的渴望、对人才的渴望,在这里安家,我们信心十足。”李卫华说。

      因为信任,群英毕集。在环翠区参与承办的2019威海“英创会”上,共邀请到包括28名院士在内的170名海内外人才参会,达成人才合作意向48项,专家层次之高、数量之多、对接成果之丰硕均创历届“英创会”之最。产才融合、百舸争流的协同创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育贤才,24位“泰山”坐镇产业链条

      5月17日,一艘长11.5米、宽3.4米的海上综合无人艇在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启航,三架无人机从停机坪同时起飞,全程跟拍,艇机协同起降,让在场的科研人员大呼过瘾。这样“炫目”的实验场景在这片海湾已屡见不鲜。目前,湾区已成功引进5个海洋产业尖端装备项目,平静的海域内正激起朵朵科技浪花。

      海洋装备产业集聚,全靠一座“泰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授周志权。远遥浅海湾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实验条件,周志权曾计划在此打造海洋智能装备基地,但一没场地、二没资金,美好的蓝图一时难以落地。

      “用一能人,兴一大产业,扶一贤才,拓一新领域,我们决定全力以赴扶持周教授。”孙家疃街道有关负责人坚定地说。

      拿出最好的场地,建设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从签约到装修全程协办,全心打造理想的试验场……“其中最正确的就是周教授获评了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我们对周教授项目的申报、落地全程代办,最终顺利拿下了荣誉和上级无偿支持资金,让他的行业影响力进一步上升。”

      同时,得益于环翠区对高端领军人才采取的“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精准支持,获评“泰山”后,周志权获得1000万元的政府引导基金顶额支持,资金问题迎刃而解。

      用政策沃土对人才“滴灌”。环翠区出台人才新政20条及9个配套实施意见,细分群体精准施策,助人才茁壮成长。除领军人才外,对企业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提供薪酬补贴支持;对高校毕业生等产业支撑人才,落实“521”生活津贴,并增加住房补贴和购房补贴,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2019年,环翠区新增“泰山”“齐鲁”系列专家10人,获省以上人才称号专家总量达88人。其中,泰山学者5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9人,新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同比增长30.2%。

      留人才,软环境塑出“硬摇篮”

      在离威海博睿软件科技公司500米的繁华商圈就有一个“人才驿站”,这个“一站式”服务平台容纳了审批认定、就业创业、生活保障等30多项服务事项,人才的事在此就近办、掌上办、一次办。威海博睿软件科技公司创始人丛铂沁对此竖起了大拇指:“员工8小时之外的生活也是我们关心的大事,有‘人才驿站’为根据地,人才办事轻松,我们开展活动也方便,这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园。”

      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凤栖”比“引凤来”更难。为此,环翠区为人才量身服务,打造“1+5”人才服务基地,在威海创新园建设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在环翠楼商圈、金融商圈等5处建设“人才驿站”,用软环境编织人才摇篮。

      “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化人力资源中心经理张峰如是说,“区里经常问我对人才服务的建议,并及时采纳落实。”这不是虚话,近期的几项服务让他赞不绝口。

      “今年我们光人才方面就收到了100多万元的配套资金扶持,而且考虑到企业人才竞争激烈,政府为企业、为人才站台,在上个月发布的《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帮我们招揽人才,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里温暖的人才环境。”

      做好留人才这篇大文章,环翠区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不断增进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帮助企业、人才解决要事、难事2000余件,人才“生态圈”进一步优化。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一项项服务传递着对人才的珍惜,一条条政策饱含着对人才的诚意。随着环翠区招才引智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这片群英荟萃之地,智力引擎将更加动能澎湃。(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