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只水鸟沿着水面低飞展翅,临水岸边香蒲、芦苇随风招摇,湖面、树木翠色欲滴,宛若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色勾勒的夏日画卷……近年来,临港区坚持“产城互动、三生共融”发展理念,聚焦生态治理,大力实施林泉河湿地工程,昔日水浊、脏乱的草庙子河,已经成为临港区百姓最爱驻足流连的标志性湿地景观公园。
眼下,林泉河公园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工程建设,计划年底完工。届时,全长4.8公里、总面积118万平方米的林泉河湿地工程将全面收官,形成“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的精致景观,成为推动临港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脉”。
绿色治理 打造家门口的“城市绿肺”
6月9日,在临港区林泉河湿地下游工程现场,十几名施工人员正在河岸西侧进行绿化工作,东侧挖掘机在对河岸土地进行平整。
据临港区市政处工作人员介绍,该段工程于今年3月开工,在完成土地清淤、河道复坡、土方工作后,现已进入绿化阶段,对16万平方米的土地进行大面积绿化种植,计划栽植国槐、柳树、法桐等30多个树种。同时,还将修建园路、绿道、休闲广场、亲水平台等基础设施,实现与上游河道、绿道的完美衔接。
“湿地工程是一件利民大事,要让老百姓喜欢来爱来,走在这里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才是我们修复好湿地公园的真正意义。”临港区市政处工作人员说,4年来,他们一段一段的建设,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抠,努力为百姓打造一个家门口的“城市绿肺”。
在整个林泉河湿地工程建设中,突出海绵城市和雨水花园的生态特色,科学修复湿地环境。采用U形植草沟,替代传统的排水沟和雨水管渠,在实现排水功能的同时,兼具截污净化功能;将原有河道拓宽改造,修建9处拦水坝进行蓄水,对18条污水沟进行截污分流改造,最大程度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如今,林泉河水城面积和水体质量都实现了“量”的增加、“质”的提升,湿地公园集合了“河、湖、坝、桥、洲、湿地、游园”多种元素,形成了中心区最重要的自然生态体系。
厚植生态优势 共享“绿色福利”
林泉河变成湿地景观水带,不仅反映了一条河的治理变迁,更是临港区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发展理念的缩影。
生态治理的好坏与否,最终都要落脚到老百姓生活中。林泉河湿地公园穿行经过多个社区,不仅提升社区的绿色涵养,还设置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设施,为居民提供游玩、出行的好去处。
夏季来临,夜晚的林泉河公园人气日益增长,遛弯的百姓越来越多。近几年,湿地公园持续完善亮化工程,完成了4.8公里全路段功能照明。重点打造林泉桥、方正水榭、嘉和亭等标志性风光夜景,扩展了市民夜间休闲生活区域,提升夜间生活品质。日前,林泉河公园还在威海市第二届精致城市评选活动中,获评威海市精致公园广场。
湿地公园优质的生态环境,不仅润养了上千种植被和水生物,还吸引了白鹭、红隼等上百种野生动物来此栖息繁衍。每年秋天都有上百只白鹭来此落脚,临港区也因势利导,设置了3个白鹭洲,人们常可捕捉到“白鹭水上飞”的美景,最大限度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林泉河是全区的生命之河、景观之河和发展之河。”临港区市政处相关负责人说,立足城市发展,以湿地公园为中心轴,新型社区林立、商贸地块加快开发,中心城市生活圈、商贸圈、产业圈加速集聚,临港区逐渐成长为产业强、社会和、生态美的绿色活力新城。(来源:今日临港)

绿色治理 打造家门口的“城市绿肺”
6月9日,在临港区林泉河湿地下游工程现场,十几名施工人员正在河岸西侧进行绿化工作,东侧挖掘机在对河岸土地进行平整。

“湿地工程是一件利民大事,要让老百姓喜欢来爱来,走在这里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才是我们修复好湿地公园的真正意义。”临港区市政处工作人员说,4年来,他们一段一段的建设,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抠,努力为百姓打造一个家门口的“城市绿肺”。

如今,林泉河水城面积和水体质量都实现了“量”的增加、“质”的提升,湿地公园集合了“河、湖、坝、桥、洲、湿地、游园”多种元素,形成了中心区最重要的自然生态体系。
厚植生态优势 共享“绿色福利”
林泉河变成湿地景观水带,不仅反映了一条河的治理变迁,更是临港区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发展理念的缩影。
生态治理的好坏与否,最终都要落脚到老百姓生活中。林泉河湿地公园穿行经过多个社区,不仅提升社区的绿色涵养,还设置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设施,为居民提供游玩、出行的好去处。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王璐瑶
编辑:蔡 垒
复审:王璐瑶
编辑:蔡 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