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条件差、费用贵、报销难......市医保局3项长效机制解民忧

2020-06-1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6月8日,山东省医疗保障局省医疗保障局二级调研员刘集平等一行5人抵达威海市医疗保障局,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医保脱贫攻坚专项排查调研行动。威海市医保局局长毕兴全、威海市医保局副县级干部于华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在荣成市医保局和乳山市医保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关于医保脱贫攻坚及部分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在荣成市和乳山市调研走访,实地考察调研医保经办机构、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深入到12户贫困户家中调研了解情况。调研中,督导组对威海市医保局立足工作实际,推行三项工作机制,打通医保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工作做法予以了肯定。
  近年来,市医保局聚焦困难群体就医焦点、难点问题,以有效防范群众因病致贫返贫为目标,构建解决贫困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的三项长效机制。
  一、以推行基层服务工作队制度为主要内容,构建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的长效机制。
  针对目前医疗保障基层服务供给明显不足与群众就近享受医保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为保障参保群众特别是偏远海岛及医疗条件较差的村落,以确保贫困人口能享受到便利及时的医保服务为目标,开展以“送政策”“送药品”“送服务”“听民意”为主要内容的“三送一听”工作,建立“医疗保障基层服务工作队”,为包括困难人口在内的所有参保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医疗保障服务,及时为群众上门宣传普及医保政策,指导其规范就诊和合理就医,为门诊慢病群众提供复诊和送药服务,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收集和反馈基层对医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形成综合、连续、协同的“全链条”服务,全面打通医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以切实解决群众慢病待遇享受中“三难”问题为重点,构建医保门诊慢病综合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针对农村老年居民和困难人员等群体慢病就诊难、取药难、报销难的“三难”问题,确保慢病患者实现便利就诊、就近取药、即时结算。市医保局全面构建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涵盖所有慢病患者的门诊慢病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搭建“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纵贯市县乡村四级的医保门诊慢病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群众可通过平台实现慢病的在线问诊和复诊、处方和续方流转、在线费用结算;对不适合选择线上服务的农村或老年居民,可利用延伸到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台,直接续方、拿药并即时结算;对尚未配备村卫生室和村医的偏远海岛村居,结合实际,利用连锁药店和流动巡诊车,建立“村居健康管理小屋”和“流动健康管理小屋”,就近村居的慢病患者代办网上续方和医保结算、线下发药,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等困难人口送药到户等。
  三是以有效防范群众因病致贫返贫为目标,构建解决相对贫困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的长效机制。
  为解决相对贫困人口医疗保障问题,我市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待遇,将目前的多重保障归并纳入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框架内,逐步构建起有效防范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通讯员 张欣)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谭立勇
  编辑:刘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