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致城市

当精致威海遇上“智慧大脑”,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0-06-16 编辑: 宋倩

      6月14日,纪念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百年暨2020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举行,在重点产业发展校地合作推进会板块中,5场平行论坛同时进行。高校专家、校友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膜技术及水处理、高端海洋装备、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新能源5大产业,碰撞思想火花,共谋新突破,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校地互动 合作路径日益清晰

      远遥湾畔,海阔天蓝。高端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的无限潜能,让专家学者的目光纷纷投向这里。

      “威海具备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的全面基础,对科创人才有着足够的吸引力,未来将会有更多人才前来开展研究。”高端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校地合作推进会上,航天八院科技委常委、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带来了气象卫星专业知识和前沿理论,也对威海的产业前景充满期待。

      推进会上,海洋大数据中心和无人机应用服务中心两个共建项目签订,为海洋产业再添动能。“海洋大数据中心将打破海洋信息孤岛,综合运用监测数据、环境信息等数据,实现数据共享、综合分析。”哈工大(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志权介绍,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汇集哈工大技术人才,综合运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海洋水产养殖、船只管理等提供大数据支撑。

      怎样发挥无人机在海洋产业中的作用,推进会也给出了答案。“近年来,无人机在航拍、植物保护、环境监察、海岸线普查等方面的优势凸显,把分散的无人机企业、无人机爱好者、团队联系起来,攻坚突破,是无人机应用服务中心的目标。”威海创新园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威海天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国滨说。

      专家、企业家深入探讨,合作成果频频落地,感受到校企合作和科研发展的巨大机遇,新的发展思路已在与会人员的脑海中悄然萌生。

      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校地合作推进会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学山看到了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的优势,合作意向已初步显现:“同样作为理工科强校,我们会寻找机会,提供优势资源,为智能制造产业的研究再加把劲儿。”

      “留住高端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哈工大校友、北京智达方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宏说,推进会的高效交流,让他产生了在威海组建服务研发团队的构想。“将科研领域人才和校友科创企业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哈工大等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作支撑,创新合作形式,摸索校地融合新路径。”

      产学对接 合作成果频频落地

      膜技术及水处理产业发展校地合作专场推进会上,哈工大(威海)中欧膜技术研究院一项项尖端技术研究成果发布,让威海君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立飞听得入神。

      “我们缺乏的正是与中欧膜技术研究院这种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合作。”于立飞说,在企业的化工废水处理项目中,材料和工艺两个问题一直难以攻破。推进会上,他代表君创环保和中欧膜技术研究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成为企业攻克难关的一个突破口:“有了院校科研优势,解决短板的同时,我们自身的科技实力和应用效益也能大幅提升。”

      另一边,新能源产业发展校地合作推进会议上,鼎能—哈工大(威海)新能源工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南海新区的合作共识刚达成,双方的合作规划已明晰——海上风电项目正紧锣密鼓筹备,氢能源的有机应用也有了技术保障。

      “以前我们靠购买一些成熟的设备建设、运行发电厂,但使用过程中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山东汇丰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宫瑃斌说,转型研发的想法因此萌生——搭建一个技术研究平台,既能实现企业业务突破,又能回馈社会,为高校提供纯粹的研究环境来攻关技术难题。

      “要把产业建立起来,平台是最重要的。”哈工大(威海)新能源学院院长谭建宇与宫瑃斌的想法不谋而合,共建研究院事项顺利推进。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合作,民间企业资本为高校教育注入活力,有了大平台和优势项目,高校的相关技术人才才能在威海扎根,在加快新动能聚集、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大有作为。

      与城市优势产业携手共进,哈工大(威海)不仅有雄厚实力作支撑,还有着坚定的目标和信念。和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实现产学研合作,“牵手”山东高创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打造智慧医疗……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校地合作推进会上,依托威海坚实的产业基础,哈工大(威海)再续校地合作新篇章。

      “校地合作不是某个项目的单一合作,而是真正把学校的技术、人才力量与地区政策、产业扶持和企业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共同驱动威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成为国内重要的研发基地、示范基地。”哈工大(威海)副校长曲世友的讲话让在场的专家、企业家为之振奋。

      “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行业融合创新和快速发展。”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物联网智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劼说,“智能感知、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个性化推荐等技术将在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和产业基地建设。”

      “哈工大是百年老校,但在医疗器械领域究竟有什么样的尖端技术和产业布局,一次大会让我的这些疑问得到解答。”会后,高新区医疗器械园区招商处处长高勤书谈起了此次推进会的收获:“通过校地合作,哈工大(威海)将为本地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建立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医疗器械领域的尖端技术。同时,为园区企业在自身管理和发展方向的革新提供机会。”

      携手共赢 高质量发展添足动力

      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校地合作推进会上,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分别与经区人社局、哈工大(威海)海洋工程学院签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协议,与青年专家陈贤帅签订个人引进和共建联合实验室协议,并与3家企业就项目入驻孵化达成协议。

      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无疑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校地合作推进会上的主角。说起研究院的来历,哈工大(威海)教授、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玉峰最有发言权:“我在经区有两年的挂职经验,也理所应当承担起经区管委和哈工大(威海)的桥梁和纽带。”

      凭借着对经区智能制造产业的深入了解和发展信心,姚玉峰促成了双方共建天智创新研究院的合作事项。去年英创会上,共建协议正式签订。一年来,“研究院+配套产业园”的运行模式逐渐形成,融合科技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引进、项目落地、园区配套等创新创业过程全要素,研究院确定了智能制造、高端医疗装备、人工智能等重点发展产业。

      “入驻孵化意向达成,我们新的项目平台也有想法在威海落地。”苏州北硕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一丁说,下个月公司管理层会来威洽谈,为推动项目落地做准备。

      智能制造产业“朋友圈”越来越大,推进会上,经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应运而生。“联盟内的企业抱团取暖、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能互通有无,共同进步,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姚玉峰说。

      吸引本地企业入驻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与国外院校联合建设实验室、助力省内外生态研究和建设……8项协议签订,膜技术及水处理产业发展校地合作专场推进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环境学院副院长、中欧膜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军这样评价此次推进会:“把地方需求和科技发展精准结合,这是最大的意义。”

      会场大屏幕上,一份延续已久的情谊从亚欧大陆另一端传来。“我们与马军院士合作完成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在美丽的威海举办了16届中欧膜技术研讨会……”欧洲膜学会荣誉主席、意大利专家恩瑞克·德里奥利以视频的方式参与到推进会中,他对继续推动深化中欧膜技术合作表达了期许:“不久后,更多的欧洲专家和团队会到访威海,共同探讨,不断丰富中欧合作研究内容,将中欧膜技术合作推向一个新台阶。”(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屹辰 王文欣 陈甜甜 实习记者 于淑仪/文 孙大伟 刘志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