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翠区

环翠区精准服务助力“智能工厂”项目“加速跑”

2020-06-25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走进威海环翠区新北洋智能终端设备产业园,高大的钢结构主体厂房里,每一块区域都填充的满满当当,一条条钢架布置精密,一个个身影干劲十足,“智能工厂”已经进入产品试生产阶段。
  新北洋智能终端设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智能微超、自助售货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园区采用智能化工厂标准,从德国和瑞士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150台,钣金生产线、涂装生产线的规模和智能化水平国际一流,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在钣金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旁,德国专家卢卡斯正在调试设备。“钣金生产线从德国引进,设备的联调需要德国专家来完成。受疫情影响,外国专家到厂比较困难,多亏了环翠区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帮助专家顺利到厂,保障了项目设备安装调试按计划推进。”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说。
  “疫情防控期间,国外专家入威需要省里审核,我们通过市、区合力,及时上报国外专家信息,代办相关手续,4名德国专家入境后,均严格按照防控要求进行了隔离和核酸检测,隔离期一结束就来到园区,投入到设备调试工作中。”环翠区张村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王康表示。
  在协调国外专家到厂的同时,环翠区还积极为企业解决省外员工的返厂问题,产业园的设备安装工程师大部分来自江苏、上海、河南等外省地区,分布散、距离远。“我们与相关部门反复商讨,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制定了满足企业需求的最优包车方案。”王康说。
  通过“点对点”包车服务,环翠区为新北洋从外地接回工人76名,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园区南侧,双向四车道的昆仑路正为园区的设备运输提供着“硬保障”。
  “之前,通往产业园的昆仑路宽度不够,不少大型设备还无法进厂。这不单单是一台设备的进厂问题,它涉及到和其他硬件设备的联调,整个项目的工期会受到影响,区、镇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刘波说。
  项目建设等不起、时间耗不起,“我们举行了多次工作推进会,决定组织实施昆仑路延伸拓宽工程,协调市、区多个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班加点,将昆仑路由10米拓宽到16米,将道路施工期压缩至6个月。”王康说。
  实打实的营商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项目顺利投产“保驾护航”。刘波表示:“目前,生产线的各个环节,正在根据试生产情况进行优化、提升。钣金、涂装生产线进入最后的联调阶段,预计8月份园区可以正式投入生产,项目达产后,年产量可达10万台以上,年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来源:环翠区张村镇)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谭立勇
  编辑:顾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