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王玲玲:勇做生产一线的排头兵

2020-07-11 编辑: 宋倩

 

     走进设在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输液器制品分公司的王玲玲创新工作室,时常能听到热火朝天的讨论声。“导管拉伸的弹性还不够”“胶的比例控制还要更精准一些”……这不,对于营养袋的改进问题,大家又开了一场研讨会。

      “80后”党员王玲玲就是这个工作室的领头人。她组织公司骨干力量,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并设小组分别就设备、技术、精益生产等领域攻坚克难,每年为公司实现近千万元的效益。

      从操作工、质检员、班组长,再到车间主任、生产副经理,王玲玲扎根生产一线20年,先后荣获威海市建功立业标兵、威海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如今的王玲玲,已经成长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2000年2月,王玲玲刚入职被分到热合班组。在这支年轻的队伍里,员工们你追我赶,互不服输,又彼此搭档,共同进步。看到别人每天生产600多支输液袋,王玲玲就和搭档自我加压,把目标定在650支,别人6点半进车间,她们就再提早十分钟……凭着这种劲头,热合班组的日均产量达到原来的2倍,有效应对了公司开拓期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2011年,王玲玲被任命为输液器公司一车间主任,这是威高集团当时最大的生产车间,内有员工1200多人。除了日常管理工作,怎样优化布局、减少浪费、人机配合、流动生产、减少库存,是她每日都琢磨的事。她带领团队率先推行价值流改善活动,采用单元生产线生产方式,把相关产品工序连为一体,打破原有生产模式,产品周转天数由原来的七到八天缩短为一到两天,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怎样让全员生产效率提升再提升?王玲玲带领班组长成立“挖宝行动”小组。“改变一道搬运工序,就相应节省人工12名。”王玲玲说,“挖宝小组”越挖越深,成果一个接着一个。原组装工序员工每天要进行100多次的倒胶动作,该动作不产生价值,王玲玲便将“消除动作浪费”定为车间攻关课题,在反复研究测试后,团队创意采用酒精灯芯吸水原理改装倒胶工序,人均生产效率提升0.8%。同时,她在改进医疗器械项目上也下足功夫,参与的两项改良被评为国家专利实用新型科技成果奖,创造效益达100万元。

      怎样带领员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王玲玲想了不少法子。她先后组织了“我向标杆看齐”、先进小队竞赛等活动,树立标杆,发扬榜样作用,激发员工活力。为了提高员工生产技能,近年来她组织了近万人次培训,并大力开展改善提案活动。每年公司收集的改善提案有3000余件,车间内人均提案2件,掀起了提案促生产的浪潮,实现效益金额1000万余元。

      带头攻坚、投身一线,工作中,王玲玲时刻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在她的带动下,员工们也拧成一股绳,形成团队敢于担当的强大合力。“原本计划15人去支援,一经号召,20多名员工第一时间就到门口集合了,当天晚上我们就开始上夜班了。”回忆起来大年初二紧急支援生产防护服的场景,王玲玲坚定地说道:“我们威高的党员就有这样的传统,关键时刻团结一心,冲锋在前。”(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屹辰 通讯员 周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