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于日芬:用花饽饽“蒸出”村民好生活

2020-07-14 编辑: 宋倩

      

      7月9日半夜,汪疃花饽饽店里还亮着灯,这个夜晚对汪疃花饽饽面食技艺协会会长于日芬而言,是寂静又热闹的。

      “每逢大节日我们都要做几个花饽饽作品献礼,这不山马西瓜节马上开幕了,我得赶紧做出来为他们喝彩。”热气腾腾的蒸屉边,马上到花甲之年的于日芬仍是活力满满、创意满满,“我准备用面再捏个二层小楼,象征百姓的好日子,作品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百财聚来农家院’!”

      “百财聚来”这话一点儿不假,临港区黄岚街道西管山村和周围村民们这几年的日子确实像花饽饽一样甜滋滋的。在于日芬的带领下,周围村里近百名农村妇女都加入到花饽饽产业中来,从事花饽饽加工、销售。如今她的徒弟分布全国各地,颇具规模的花饽饽连锁加工店、工坊等已有86家。

      花饽饽变身增收“香饽饽”的背后藏着一段于日芬的创业故事。10年前,汪疃中学、小学合并,于日芬承包的食堂也随之撤销,失业的她看着从食堂搬回家的器材,想起自己制作面食的经验,决定利用承包食堂时的压面机、绞面机、醒面机等器材,开始自己的面食加工创业路。

      “都说做花饽饽这事简单,可要想做得好,里面门道可多了。”起初,于日芬用传统方法制作,耗费时间不说,味道也不好。她心想:“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做到最好,爱迪生发明灯泡也不是一下就成功的!”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于日芬天天泡在厨房里,苦心研究新配方,一克一克地调试水、油、蛋、面和酵母的比例。“每次做完实验我就送给大伙儿尝尝,当时村里人天天跟着我啃馒头,都吃够喽。”回忆起这事,于日芬脸上堆满笑意。

      上百次实验后,蒸制一锅饽饽的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不光口味有了很大的提升,还成就了汪疃花饽饽自己独特的配方。


      经过创业初期的种种艰难,于日芬的面食加工点慢慢发展起来。2013年5月,于日芬还被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班的讲师,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试验的水、油、蛋最佳配比全部公布,先后开展果面食技艺培训班50多期,培训2000多人次。

      正当花饽饽生意越来越红火的时候,一个棘手的任务突然找上了于日芬——担任西管山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本村人,西管山村的情况于日芬心里很清楚,村子又偏又穷,多年来一直没个村书记。

      “你现在花饽饽生意都火到全国各地了,村里的事肯定也不在话下,村书记的位置属你最合适。”在村里老党员们的极力推荐下,于日芬也没再犹豫,心一横,说:“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辜负村里人的信任,得把村书记的担子挑起来。”

      想致富,先修路。于日芬就任村书记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当时,村里五十多户村民多数靠种苹果赚钱,而通往山上果园的只有一条又窄又颠的路,好好的苹果都颠成了次品,卖不上价钱。看着家家户户烂掉的苹果,于日芬很是发愁,她四处“化缘”,找来帮扶单位帮着修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手扶拖拉机勉强通过的窄路就拓宽为可容纳两辆车同时通过的4米宽路,村民几十年的“心事”化解了,这条路也成了一条致富路。

      路通了,西管山村的“美丽蜕变”才刚刚开始。村东边,满塘的荷花正竞相开着,远远望去,花红叶绿。“这儿以前是个臭气熏天的大垃圾坑,苍蝇蚊虫飞不停。”西管山村村民说,于日芬这个女书记一点不嫌脏,第一个跳进坑里清理垃圾,这荷花也是她下水栽的,“你看看现在多美啊,村里真是变样了。”

      走在硬化好的水泥路面上,呼吸着荷花的清香,听着田地里的蛙声,感受着乡村的变化……身边的一切,让如今的西管山村老百姓脸上洋溢着自豪。“这个月,村党支部准备再打造个小公园,建好后坐在公园向东一看,荷花池和米山水库的风光连成一片,身为这个村的人我自己都感觉特别幸福。”于日芬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文 杨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