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致城市

民生实事年中报 | “户户通”铺就乡村幸福路

2020-07-28 编辑: 宋倩

  

     ■项目名片

      全市农村居民“户户通”村庄1234个,年内全部实现“户户通”,切实改善村民出行条件。

 


      79岁的于金凤是经区泊于镇圈于家村村民,自今年7月上旬家门前的土路修成了混凝土路。于金凤说,她在这里已住了50多年,看到门前的土路大变样,每天心里都特别舒畅。

      于金凤喜欢养花,院子里养了半院子花,门口也栽上了美人蕉。“虽说花养得不少,可以前的土路总和花不搭配。”于金凤说,自己一直希望门前的路能像村里的大路一样,变成水泥路,如今愿望成真。她指着盛开的美人蕉笑着说,花娇、路亮,景儿真是“太强了”。

      如今,于金凤最喜欢的事就是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前刷洗干净的水泥路面,眼前是红艳艳的花,脚下是干净的路,感觉这日子既踏实又美好。

      圈于家村是个大村,村里的常住人口有700多人,很多家庭都种有无花果。以前每到采摘季商贩来村里收果子,都会抱怨村里的路坑洼不平,把果子皮都颠破了,导致品相不好。如今,这样的抱怨在村里再也听不到了。

      7月17日下午4时许,村民于鲁英在村里帮商贩收无花果。于鲁英说,上个月村里开始修路,十来天就修好了,干路、巷路都铺上了混凝土,走人、行车、晴天、雨天都不用再担心了。现在走在村里,那感觉叫一个爽,“大家伙都说这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除了常见的混凝土水泥路面,圈于家村充分利用闲置的建筑红砖,对村内部分巷路进行侧立铺设。经区市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圈于家村户户通道路硬化累计完成干路3200平方米,巷路4300平方米。今年,经区共实施通户道路硬化村庄27个,工程计划投资1850万元,共硬化道路23万平方米。目前23个村已开工建设,14个村完工,完工比例达52%,累计完成道路硬化8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按照“雨天不踩泥 晴天不起土”的基本标准,市交通运输局及各区市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多次深入各镇村进行调研,科学制定硬化方式和标准。对村内通车的主干路,采取水泥混凝土进行硬化,对农户家门口的小巷,根据村里的经济实力、巷道的实际状况,在保障村民通行顺畅的前提下,鼓励各镇充分利用闲置材料,采取多种形式实施道路硬化。

      “户户通”工程实施以来,最大的特色就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各区市优先采用当地原材料,按照宜宽则宽、宜窄则窄的原则,灵活、高效、高质量建设。“我们还要求各区市积极践行生态理念,最大限度保护乡村风貌、凸显乡村风情、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让乡村成为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要突出地域元素,力求通过巧夺天工、曲径通幽、抱朴守拙的设计,放大优势特色,形成叠加效应,做到道路形态与环境相得益彰、浑然一体,避免“千村一面”。

      “在具体施工中,我们要求做到统一设计、分步施工、紧密配合,采用提前施工过路管道或预埋套管的形式,避免‘前建后挖’,造成资源浪费,确保工程‘一次做好’,全面提升农村村容、村貌。”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


      ■相关新闻

      610个村已完成道路硬化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全市计划完成硬化村庄1234个,总投资13.2亿元,总面积1373.6平方米。截至7月10日,全市共完成硬化村庄610个,硬化面积707万平方米,正在施工中的村庄330个,共完成投资6.8亿元。全市开工率为76.18%,完工率49.43%。

      以文登区为例,文登区大水泊镇朱家岭村经过前期摸排,全村供需硬化支路3条、128米、400余平方米,巷路15条、1346米、6300余平方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户户通工程顺利完成。据了解,该村老房较多,极具胶东古民居特色,朱家岭村利用家家户户捐献的废旧磨盘,铺设了一条“磨盘路”,又用废旧的老石头铺路、砌水沟,还利用村内的黑砖铺设道路。

      据介绍,文登区农村户户通工程自2019年6月启动,去年共完成275个村庄,今年将完成剩余的330个村庄、约653万平方米的硬化任务。截至目前,已启动实施168个村庄,完成干(支)路路基凭证62万平方米,完成硬化干(支)路46万平方米,硬化巷路82000米。

      通过针对不同情况的分类施策,各区市正加快工作推进速度,力争10月底前完成全市通户道路硬化任务,实现通户道路硬化市级全覆盖,推动农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整体持续优化。(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玉婷/文 姚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