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就业服务真给力!昔日“候鸟”变“归雁”

2020-08-04 编辑: 宋倩

      “滴……”手机短信音响起,上个月的工资到账了。近日,家住经区桥头镇黑石村的王秀丽,拿到了时隔一年后的第一笔工资,她仔细看了好几遍,笑着说:“还真不少哩!”

      今年46岁的王秀丽浑身透着一股利索劲儿。提到这份难得的工作,她说:“女儿准备上大学,我的工作也稳定了。”务工回国后的这一年,从起初留乡找工作时的茫然无措,到如今的家门口再就业,镇政府和村委会的“送岗位”,让她的就业路越走越顺。


      “及时雨”送来好工作

      王秀丽原本在家种地,女儿前两年上学用钱,听说出国打工的收入不错,王秀丽口决定出国干两年,“咬咬牙拼几年,闺女将来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妥了。”

      2019年5月,在外打工的王秀丽生了回国的念头,“眼看着闺女要上高三了,回家陪她高考。”就这样,王秀丽踏上了回国返乡的路。

      今年4月,王秀丽女儿的高三学习有计划开展,家里生活逐步走上了正轨。看着邻居们一个个都回到工作岗位,王秀丽也琢磨着在家周边找点活干,既能赚上钱,还有时间照看家里。

      就在这时,面对今年的新形势新情况,桥头镇政府以村为单位,将有意向就业的村民信息收集起来,了解村民情况,针对性帮助村民就业,并与几家企业进行沟通,汇总用工信息。

      “就今年这形势,想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挺难的。”王秀丽说。 正在这时,黑石村村委会主任宋文山抱着一沓《村情月报》敲开了王秀丽的家门。宋文山鼓励她说:“这里面一些公司要招工,你多看看,别泄气。”

      据介绍,桥头镇政府从5月初开始,在《村情月报》中新增了半页招工专栏,专栏中的公司介绍、招工要求和联系人电话一应俱全。“文山大哥,可真是送来了一场‘及时雨’!”王秀丽没想到,机会就这样上了门。

      家门口上班 顾家又挣钱

      在招工专栏里,王秀丽看中了威海硕科微电机有限公司,工作时间早八晚五,骑车3分钟的路程,福利待遇也不错。“家里有点什么急事,来回很方便。”企业各方面条件十分符合王秀丽的设想。

      按照招工专栏上登记的电话,王秀丽与负责人金才顺通了电话。“看得出她挺勤奋,说话真诚,人也朴实。”面试后,金才顺决定让她试试这份工作。

      组装手机振动马达,是王秀丽的主要工作。刚上岗的时候并不顺利——车间的桌上摆放着双排模具,左右手要同时进行。王秀丽左手不灵活,总在“拖后腿”。组装的部件水滴大小,加上滑溜溜的手套,捏着往模具上放的时候,“一个没看好,零件就不知道从哪‘溜’下去了。”王秀丽有点气馁。

      为做好这份工作,王秀丽经常按摩拉伸手指。随着对工作的逐渐熟悉,左右手配合得更好,干起活来得心应手。两个月过去了,“她现在干活,要比刚来的时候从容多了。”金才顺评价王秀丽说:“现在她一点儿也不输那些干了三五年的工人。”

      说起将来的打算,王秀丽“摁”下出国打工的念头,“闺女就快要上大学,见面越来越少,我舍不得好几个月不回家。”她腼腆地笑着说,“现在的工作收入稳定,这可比在外打工要好得多。”现在王秀丽一个月能挣三千多,挣钱顾家两不误。

      随着疫情的稳定好转,桥头镇工业园内企业复工复产,订单增多,用工需求也变大了,这给有就业需求的村民提供了机会。“村里像王秀丽这样出国打工的人不少,他们也大多在家门口找了工作。”宋文山说。

      村民不再做背井离乡、出国务工的“候鸟”,村里留下了越来越多“秀丽”的身影。(Hi威海客户端实习记者 刘玮然 刘梓萱/文 杨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