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城乡路网四通八达,公园河道美景如画,青年文化中心、威高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一幅浸染着生态、和谐、乐居的美丽城市美景正在临港区徐徐展开。
今年,是全市精致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紧紧围绕打造“精致临港”的定位,临港区高标准规划,以点带面精雕一体化精品工程,全面提升精致城市品质内涵和形象魅力,真正让城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与此同时,将“南延”战略思路落实到空间规划中,精心打造城市发展空间“增长极”,加速中心区、临港区、文登区畅通连接、组团融合发展。
对于城市而言,城市风貌、马路上的繁华是“面子”,而城市排水系统、地下的管网设施是“里子”。
为了实现城市建设“表里如一”,今年上半年以来,临港区进一步完善地下综合管网建设,实施新建嘉和路南段、新疆路、香水路等8条道路共计3.2公里给水管网,新建浙江路、香水路、银川路等12条及改造玉泉河道、临港区南郊热电等4条共计10.7公里污水管网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香水路、新疆路、棋山路、南郊热电、鸿福路、祥和东路、浙江路等给排水管道铺设工作。同时还将对威青一级路两侧重要建筑物景观照明工程和商业集中区域的42个单体建筑实施亮化工程。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让农村更清洁更宜居?今年上半年以来,临港区从农村清洁供暖改造、危房改造以及农村公厕入手,全面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已完成约900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任务;改造临港全区农村建档立卡、低保、五保、贫困残疾家庭危房21户;新建农村公厕6个,实现300户以上村庄公厕全覆盖。
精致城市,不仅靠建,还要靠管
上半年以来,临港区坚持精细管理,在创新治理模式上力求突破,全力抓好城市、工地、物业的精致化管理,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
在城市管理方面,3月底临港区启动初步网格管理,将中心区划分为五大区域,每个区域配备网格员,从扬尘、环境卫生、渣土运输、垃圾倾倒、破坏市政设施、乱挖乱倒、文明施工等方面加以监督,使城市活动随时处于可控状态,真正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4月份,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精致城市建设攻坚突破行动工作要求,临港区起草印发了《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精致城市建设攻坚突破行动环境综合整治专项实施方案》,并成立精致城市建设攻坚突破行动指挥部,负责整体统筹推进攻坚突破行动,研究处理重点难点问题。
同时,启动无人机对临港全域进行航拍,对区内不精致问题进行一次空中“大扫描”,对垃圾死角、院内乱堆乱放、露天废品回收、乱搭乱建、旧村脏乱差、建筑场地脏乱差、广告牌未清理、洗砂、河道污染等重点问题进行分类,并建立了问题台账,逐一落实责任单位,逐一销号整改。
在工地管理方面,临港区突破现有管理手段,4月份建成工程智慧化监管平台,实行建筑工地现场智能化管理。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劳务用工等方面实施统一标准、统一监管模式,按照“六个百分之百”要求,稳步提升施工现场管理层次。同时,针对工地春季扬尘、安全生产、农民工工资发放等问题,拿出有效措施,实行重点突破。
在物业管理方面,着重抓好“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工作。依托“12345”服务热线,从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入手,引导社区、物业、业主多方合力,切实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同时重点突破中心区嘉和、林泉、祥和、上河小镇、尚书苑、上海大公馆等示范小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43个物业小区全面提升。此外,积极推动创建区级党建示范点,临港区红色物业党总支上半年指导符合条件的港信、威达、好管家三家物业企业成立党支部,共组织区内14家物业公司参观经区红色物业示范项目,学习先进经验,提升红色物业创建经验。随着小区的“烦恼”被逐渐消除,居民的生活也愈发幸福。
“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要继续发扬‘绣花精神’,抓好城市的精致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居民‘绣’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临港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今日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