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浪费不是“长面”,听听威海种粮人的心里话

2020-08-24 编辑: 仲鹤

倡节俭、去奢靡,从各级部门发出的“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议,到社会各界群众的“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节约粮食”已成为社会自觉。

这样的氛围,暖到了一线粮食人的心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们最有切身感受。

8月21日,记者采访了部分粮食工作者,听他们分享所思所悟。

文登佳禾种业有限公司经理张刚:从种子变成粮食要经过环环相扣的接力

1990年,我曾是文登区种子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从那时起,我便和种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经30年,清楚地知道每一粒种子经历了哪些步骤才变成粮食,因此当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倡议发出时,我打心眼里赞成。

单是育种这一过程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就拿玉米育种来说,每年从几万个材料中筛选,标记、套袋、授粉、观察、收获、考种,工作量巨大。一个好的玉米品种,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进入市场,历时大概10年以上。种子到了我们这里,保管也要格外用心和小心,需要严格控制仓库温度和湿度,防止种子发霉。到了农户手中,他们再进行播种,直至成熟后变成商品粮流入市场,哪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正是因为这环环相扣的接力,我们才能吃到高品质的粮食。

育种不易,种粮也不易。所以每当看到当初一粒粒种子变成餐桌上各色各样可口的饭菜时,我都肃然起敬。

一粒种子经历“前世今生”才能变成食物,所以我们不应该浪费。即使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食物品类也丰富多样,但无论何时,都应当提醒自己要节约粮食,因为它们都曾是一粒种子。

文登区界石镇顺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传国:种植到储存各环节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

我与粮食打交道整整20年,如今在文登区界石镇经营1300亩耕地,种着花生、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

现在国家对种粮大户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多,农业技术也日新月异,我们几乎每年都能丰收。把地种好这个难题已经解决了,但又出现了新难题。粮食多了,最愁的就是怎么储存,减少粮食产后浪费。

因粮食储存不当而造成的浪费是最令人惋惜的。每年打下粮食,露天晾晒着,一只小小的麻雀、老鼠都能把我们难倒,若赶上阴雨连绵的天气,粮食霉变,光有产量没有质量,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只有粮食一粒不被浪费地收入国库,或是送到各地的客户手中,我才安心。

身边浪费粮食的行为不少,就拿个别人请客吃饭来说,搞得大张旗鼓,脱不开一个“面子”——菜少了没面子,菜贱了没面子,吃不完打包更没面子。真该让浪费粮食的人来田间地头体验一下,尝尝我们种地不易的滋味。

有人不服气:“合作社现在都机械化生产了,不比以前轻松多了?”这话说得外行,弯腰等活动虽不会像几年前那么多,但是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仍免不了。春天,到了小麦打药的时候;夏天,田间干不得、涝不得,得勤看着;秋天,花生、玉米收获的季节,晾晒是头等大事。一年四季,算算只有冬季能稍微歇歇脚。

没有经历过“汗滴禾下土”的种田艰辛,很难去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我们应该把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留住我们生活的根。(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 实习记者 睢琼)